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3日電 (韓沁 周亞玲)為提升應對災害事故應急響應機制和綜合救援能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6月12日,瀘州市納溪區舉行“護航·2024”綜合應急實戰演練,來自相關單位共240余人參加演練,區級相關部門、各鎮(街道)、村(社區)、企(事)業單位500余人現場觀摩。

“報告總指揮長,我區發生5.1級地震,震中位于護國鎮,震源深度10千米。護國中學有3名師生被困,情況危急,急需增援,建議按照預案,立即啟動區級地震Ⅱ級應急響應。”“同意!立即啟動區級地震Ⅱ級應急響應,發布公告。”本次演練模擬納溪區發生5.1級地震,造成護國中學師生被困,上馬鎮江田村隆黃鐵路三分部石龍巖隧道出口項目部2名工作人員被困,四川金竹紙業有限責任公司發生火災和有限空間作業人員被困的綜合情況,部分道路、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出現中斷,形勢十分嚴峻。
災情就是命令!演練模擬地震發生后,納溪區抗震救災指揮部迅速響應,立即成立臨時指揮部,第一時間啟動區級地震Ⅱ級應急響應,各相關單位迅速集結,趕赴“災區”,有序開展搶險救援工作。
據悉,本次演練設置地震災害、防汛應急救援、工貿行業火災事故和有限空間應急救援等3個科目4個演練場,主演練場(區指揮部)設在區應急指揮中心,分演練場分別設在護國鎮、上馬鎮、天仙鎮。每個科目分別設置5個環節,分別是“信息接報、會商研判、現場指揮、現場救援、結束響應”。
“以演促防,以練備戰。”此次演練,不僅提升廣大人民群眾應對地震災害的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還強化全區處置多災種突發事件時的應急處置和多部門聯合作戰能力,進一步檢驗應急預案、鍛煉應急隊伍、磨合應急機制,提升工作實效,達到了預期的演練效果。
“我們將以此次演練為契機,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建立健全實戰化應急指揮體系和專兼結合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廣泛宣傳和普及自救互救、應急避險常識,讓‘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觀念深入人心,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區應急委辦主任、區應急局黨委書記蘭福成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