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四川省分行堅決抗牢政治責任,統籌推進九龍縣定點幫扶和鄉村振興金融創新示范區建設,聚焦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創新推出“集體經濟聯合體+農戶”金融服務模式,有力破解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產業主體弱、擔保難的難題。

精準發力,找準金融服務著力點。農行四川省分行省、州、縣“三級”聯動,與當地黨政和主管部門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及時掌握茶葉種植、發展規劃。在當地黨政部門推動下,在魁多鎮落地當地首個集體經濟聯合體——九龍云上天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由當地5個茶葉集中種植村集體經濟組織共同出資組建,按照入股比例同比例分紅,共同開展茶葉種植、加工和銷售。在了解到該公司和茶農融資需求后,農行四川省分行第一時間組建“鄉村振興服務先鋒隊”,深入對接,制定“一戶一案”專項融資服務方案。
精心謀劃,破解金融服務障礙。充分發揮科技優勢,農行四川省分行為村集體經濟組織上線“三資”管理平臺,為村進一步規范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結構提供技術支持。針對村集體經濟聯合體融資難、擔保難的實際,農行四川省分行運用“村集體經濟組織”專屬貸款產品,不斷優化金融服務流程,引入“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貸款風險補償基金”設立擔保,第一時間投放貸款300萬元,幫助企業解決茶葉收購資金需求,投放農戶貸款近90萬元,支持當地茶農增產、增收。
深化服務,金融助力“價值鏈”增收。依托集體經濟聯合體引領作用,金融助力進一步延長茶產業“價值鏈”。聚焦茶農增收,農行四川省分行不斷加大特色“e貸”信貸投放,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及時對接茶農資金需求、全額保障資金規模、優先匹配資金投放。聚焦茶企發展,依托由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東西部協作”對口支援的契機,與企業一并共同前往浙江先進地區開展學習,結合本地產業發展定位,及時將先進的發展理念、生產技術和銷售模式“引回來”,把九龍絨巴茶“帶出去”。
通過“集體經濟聯合體+農戶”金融服務模式,帶動當地擴大茶葉種植面積至3900余畝,服務帶動茶農1200余人、授信總額突破3000萬元,助力魁多鎮春茶一季采摘銷售超100萬元。
(文中圖片均由農行四川省分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