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6日電(吳平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不動產糾紛案件數量逐年攀升,近年來,簡陽法院通過“示范訴訟+”的創新模式,高效化解涉群體不動產糾紛,積極助推基層治理,服務經濟社會大局。
700余名業主與房產公司發生糾紛,700余件案件同時涌入法院,怎樣才能高效解紛?如何快速實現案結事了人和?近日,因某房地產公司開發的樓盤逾期交房,700余名購房業主集體向法院提起訴訟。
“這批案件涉及的人數眾多,訴訟請求相同,被告也是同一開發商,如采用傳統審理的方式,不僅會增大當事人訴訟費支出,而且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會占用大量司法資源,不利于糾紛高效化解!备吡璺ü偃缡钦f。
涉不動產案件的專業化審判團隊研判后,決定采用示范訴訟的方式進行處理,即選擇具有代表意義的一件案件作為“示范訴訟”,為其他類似案件提供明確的法律指引,達到“判決一案,化解一片”的效果。
精細審理首案,打造示范性裁判文書。面對涉不動產領域糾紛疑難復雜的困境,承辦法官全面審閱案件卷宗材料、梳理矛盾解紛發展脈絡,詳細聽取當事人的訴辨意見,實地調查案涉樓盤情況,在裁判文書中進行釋法明理,并提交專業法官會討論,發揮集體智慧作用,打造精品裁判。首案裁判后,雙方均表示認可。
聯合調解,高效化解同類案件。“示范性案例”判決生效后,采用“法庭+駐院人民調解組織”的形式,快速組織剩余愿意參加訴前調解確認的案件當事人,開展訴前調確工作。僅用3天便促成無爭議的700余件平行案件,參考示范訴訟判決結果,達成調解協議,并進行司法確認。
府院聯動,減少衍生案件。通過“示范訴訟”的形式高效化解該批案件后,就簡陽市所有在建樓盤可能存在的逾期辦證、逾期交房等風險進行梳理,向住建局、規自局通報矛盾糾紛排查情況,提出對策建議及預警提示,推動行業管理規范化,促進矛盾糾紛源頭治理。
“示范訴訟+”解紛模式,既降低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又促進了不動產領域的社會治理。接下來,簡陽法院將堅持“如我在訴”的理念,不斷深化多元解紛機制的運用,為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不斷增強群眾的司法獲得感、滿意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