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30日電 (祝歡)30日,以“聚資源 賦動能 啟新程——精準投融資服務助推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政銀企對接活動在成都舉行。會上,來自政策主管部門的相關領導分別從制造業聚力智改數轉、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以及提升金融服務實體質效等方面進行部門工作介紹。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中共成都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中國人民銀行四川省分行營管部主辦,成都產業集團成都交子金控集團、成都現代金融產業生態圈聯盟、成都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成都市工業合作聯社)協辦。
中共成都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負責人首先強調了金融支持在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的核心作用,以及金融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重要性。該負責人提出了構建政府、銀行和企業三方共贏新格局的愿景,希望各方加強合作、堅定信心,以創新驅動為引領,共同促進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并強調金融機構應積極探索多元化金融服務模式,為制造業企業提供定制化金融解決方案,以實現金融服務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
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負責人針對精準投融資服務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提出了通過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來激發企業新動能。該負責人表示,成都市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引導金融資本流向制造業,實現金融與工業的雙向賦能,并呼吁企業家和金融機構把握國家戰略機遇,共同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中國人民銀行四川省分行營管部負責人著重分析了金融支持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并介紹政府和金融機構為推動制造業貸款增速和技術創新所采取的具體措施。該負責人提出,要應用政策紅利降低融資成本,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和更新,并動員政銀企三方增強協同合作,共同促進資源聚合,以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在主題分享環節,來自遠星橡膠、中汽成都配件有限公司的高管們分享了企業在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經驗和成果,從企業的角度分析了制造業智改數轉和設備更新的意義與價值。四川遠星橡膠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趙春分享了二期智能交通裝備制造項目情況,以及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再貸款情況。2024年,遠星橡膠獲得了工行成都分行數千萬元規模的設備更新貸用于購置智能化設備,“設備更新”激發了企業新動力。中汽成都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余超帶來“智改數轉”經驗成果的主題分享,從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設背景和思路出發,展開講解了企業轉型建設路徑,為企業數字化改造提供參考建議。
工行成都分行、成都農商銀行的業務部門負責人,以金融機構的視角厘清了金融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要義和策略。兩家銀行機構整合“拳頭產品”,助力中國制造,金融支持企業大規模設備更新,賦能實體企業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轉型升級。
成都科技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向烈現場進行四川省制造業“智改數轉”賦能平臺推介,作為全國第一個制造業智改數轉專業賦能平臺,面向全省1.8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普遍存在的不愿轉、不會轉、不敢轉問題,為供需雙方提供賦能服務,集聚140家優質供應商、356項產品和服務。
成都市工業機器人產業功能區管委會副主任劉軍,從促進相關產業集聚和發展的角度做內容分享。劉軍介紹了成都龍潭工業機器人產業功能區,聚焦都市工業,高標準打造100萬平方米高品質多層產業載體,以產業載體建設為抓手全面推動工業“上樓”。
本次活動上,《成都市金融產品綜合服務手冊》《成都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手冊》分別由成都現代金融產業生態圈聯盟和成都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首次發布。《成都市金融產品綜合服務手冊》由成都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主編,匯集了眾多金融機構和地方金融組織參與編纂。手冊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主旨,涵蓋了豐富的產業政策、融資方式及金融產品信息,致力于構建起多層次、廣覆蓋、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體系,促進成都乃至四川省的金融生態環境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成都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手冊》的發布為推進成都市中小企業在細分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重要參考,提供了從政策措施到申請流程的詳細信息,以支持企業順利完成數字化轉型。
本次活動中,15項涉及技術改造和“數改智轉”的項目在此簽約,意向融資金額達88.03億元。這批項目順利簽約不僅展示了金融機構助推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舉措,也切實地增強了企業的獲得感,提振了企業的發展信心。
隨著金融政策的深入實施和精準投融資服務的全面推進,成都制造業正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通過本場活動,政銀企三方的合作交流進一步加深,逐步解決融資信息不對稱和需求多樣化等問題,持續為成都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在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成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即將開啟新征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