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6日電 (鐘怡)為進一步規范國有產權交易,優化國有資產配置、提高國有資產運營效率、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成都市青白江區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青白江交易中心”)近期聚焦“三舉措”促進青白江區國有產權交易市場健康發展,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以及資源的合理配置,為全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貢獻力量。
青白江交易中心嚴格遵循“業務”“檔案”數字化、標準化、智慧化要求,實行服務承諾制,對重大項目提前介入,為進場交易做足準備;實行非工作日預約制,在非工作時間為相關交易主體提供預約服務;實行工作日延時服務制,對時間緊、任務重的項目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
同時開展教育系統資產資源進場交易專題培訓,幫助處置人深入理解與準確執行全流程線上操作。安排專人,指導競買人完成網上注冊、登記報名、繳納保證金、網絡競價等環節,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腿,讓市場主體不跑路”目標,走好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已實現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出租、行政事業單位報廢物資處置、國有企業資產出租、國有企業資產處置、各類罰沒物資處置、社會資源的市場化配置等項目全流程電子化交易,交易過程公開透明、操作流程規范便捷,有效提高了國有資產資源市場化配置水平。2024年青白江交易中心高標準通過“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驗收。
為進一步規范資產資源項目交易行為,擴大進場交易覆蓋面,服務全區經濟發展,青白江交易中心不斷深挖進場交易品目類型,除逐條梳理“應進必進”類資產資源項目外,積極開展全區行政事業單位和區屬國有企業資產處置、閑置鋪面出租項目的調研摸底工作,提前研判項目情況,為項目業主提供政策指導,主動承接區屬國有企業資產處置項目、醫療系統醫療設備報廢遺留問題及區公安分局多年未處置的無主車輛等多類新品目,幫助更多單位解決后顧之憂,推動目錄外項目進場交易,實現我區資產資源類進場交易品目和交易方式從單一化逐步向多元化交易發展,國有資產進場交易體量呈井噴式上升態勢,交易品目范圍逐年擴大。
立足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細則,健全完善產權交易風險防控體制機制,梳理形成崗位風險點9個,表現形式20條,分級分類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交易風險,確保公共資源交易在制度的剛性約束下規范、安全、高效運行。建立重大項目工作臺賬,明確專人負責、專人指導、全程跟蹤、全程留痕。針對項目異常情況,及時提醒,確保每個項目交易公正、透明和高效。建立流標項目風險預警管控機制,對流標項目及時開展專題原因分析,如因處置清單與實際數量不符導致競得人放棄的,及時向處置人發送風險提示函,提醒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因競得人無故放棄競得的,納入征信管理,從而有效降低了進場交易項目的重復流標率,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溢價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