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語】
2024年,我們一起走過春夏秋冬,一道經歷風雨彩虹,一個個瞬間定格在這不平凡的一年,令人感慨、難以忘懷。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
跨年之際,四川新聞網“成都市工商聯 2024 展開說說”系列報道調研采訪團隊數次走進成都市工商聯,通過定格民營企業共筑城市“蓉耀”、共享發展“蓉光”的瞬間,領略中國式現代化超大城市建設者的風范。
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記者 盧永洪
成都市工商聯一如既往地深入一線靠前服務,切實做好助企紓困工作,促進“兩個健康”,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地方經濟提供持續的創新動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2024年,牢牢把握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這個首要任務,成都市工商聯聚焦主責主業,提升企業服務水平,探索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路徑,引領民營企業積極主動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
1月23日,“為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走出去’,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我們整合資源主動靠前服務,讓‘成都造’產品在全球舞臺大放異彩。”成都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2024年,成都民企服務持續走強。
“新質生產力與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2024年4月2日,成都市工商聯(總商會)召開“新質生產力與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與會者一致認為,黨中央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新時代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進一步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成都民營企業家應該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積極主動肩負起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歷史使命。
去年,成都市工商聯還組織開展9期蓉商大講堂和蓉商沙龍,引導民營企業樹立新發展理念,堅定走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之路。
成都市工商聯助力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引導民營企業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在持續做好金融服務的同時,引導民營企業積極與高校、科研機構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強化技術研發和人力資本投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著力在人工智能、生物技術、衛星網絡、新能源、無人機等新興領域不斷發力,以“新”提“質”、以“質”催“新”。
截至記者發稿,成都市工商聯指導主辦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創CEO成長特訓營”傳來消息,在其全部來自國家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創新型中小和瞪羚企業的第一期學員中,有6家債權融資需求已與銀行在對接;12家有股權融資需求已與四川省投資基金業協會全面對接;1家有并購需求在與四川省上市公司協會對接。
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深入一線靠前服務”效果凸顯。
多措并舉并進 助推“蓉品出海”行動
“我們依托政府部門聯動、商會帶動、龍頭企業牽動,構成工商聯服務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格局。”成都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如是說。據不完全統計,成都市工商聯持續完善海外商會服務網絡,2024年精心組織民營企業參加各類國際知名展會共計11次,組織200余家企業赴俄羅斯、德國、日本、緬甸、塞舌爾等國家和地區拓市場搶商機,全力推動“成都造賣全球”,充分展示成都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領域的優勢產品和技術,收獲頗豐。
一如既往,共繪民營企業“走出去”的“航海圖”。
成都達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俄羅斯方達成合作,將經成都出口至少3000萬只兔子;游熊科技、匯聚點動漫等對接IP FORWARD集團、紅色東京塔等日韓知名企業,達成合作意向13項;還有,從4月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展,到6月的韓國國際食品及酒店用品展,直至11月塞舌爾(成都)國際經貿博覽會……
成效的背后,飽含著成都市工商聯內引外聯的傾情付出。
不止于此,還有成都市文化旅游產業商會成功把“紅原雅克音樂季”品牌推向國際;機械制造業商會組織企業出海德國、赴俄羅斯及中亞等國家和地區拓展市場;成都市科技裝備業商會參加“俄羅斯莫斯科軍警防務展覽會”“新加坡國際航空展覽會”;成都商用車商會與俄羅斯四川商會合作,共同建立海外配件倉,拓展俄羅斯市場;智元匯與烏茲別克斯坦特龍公司簽訂總價約10億元人民幣的500輛“成都造”蜀都牌城市電動公交車采購協議,還涵蓋后續每年1000臺的采購需求;四川省普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巴基斯坦推動品牌化全球運營的產業融合,該公司項目成為“中巴經濟走廊”中唯一落地的國家農業項目……
成都民企“走出去”,2024 年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