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shouye > 川觀新聞

四川貸款“加速度”,說明了什么?
2025年04月20日 09:39 來源:川觀新聞 編輯:韓金雨

  川觀新聞記者 盧薇 高杲

  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4月17日,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2025年一季度四川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上,金融數據引發關注。

  3月末,全省本外幣各項貸款增速繼續保持前十經濟大省第1位,增速連續32個月居全國前3。2025年“首季”,面對重重挑戰,四川緣何實現貸款增速全國領先?海量金融“活水”流向了何方?怎樣持續保持“高質量”“高流速”?川觀新聞記者邀請權威部門和專家學者進行了解讀。

  看增長:信貸增量“創新高”護航經濟回暖

  “一季度,受春季基建等項目開工復工、房地產成交活躍度提升以及提振消費政策發力等多重因素推動,企業和居民信貸需求出現積極變化,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持續提升。”中國人民銀行四川省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 3月末,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和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為18.1萬億元和12.4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3%和11.6%,增速快于全國2.9個和4.7個百分點;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6697億元,同比多增1148億元,當季信貸增量創歷史新高。

  具體來看,貸款結構呈現積極變化: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5860億元;住戶貸款增加865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77億元。

  “3月末四川貸款增速居全國首位,反映出四川在政策驅動下,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旺盛。”西南財經大學副校長王擎教授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兩方面,一是國家戰略的疊加效應,綜合西部大開發建設、戰略腹地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及“一帶一路”發展,四川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力;二是地方政策引導,四川持續推進金融創新與重點領域及區域協調發展,積極布局科技金融與綠色金融,全面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同時政府引導基金與產業政策同頻發力,支持重點產業與重大項目發展,加速布局區域協同發展,營造了四川“多點開花”的發展局面。

  今年以來,省委金融辦會同中央駐川金融管理部門和相關省級部門,打出一套“組合拳”,積極推動降準降息、支持房地產和小微等政策在我省落地,確保金融“春風”送暖。

  此外,“金融改革的深化也為金融機構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和創新空間,進一步釋放了市場活力。”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顧婧認為,一季度的貸款結構揭示了幾個重要變化。首先,企事業單位貸款的增長,反映出企業投資意愿的增強。這表明,四川的企業正加大對生產擴張和技術創新的投入,這也推動了經濟的持續增長。住戶貸款的增加,表明消費者信貸逐漸恢復,房地產及消費信貸活動有所回暖。而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的減少,則反映出金融“脫虛向實”的趨勢,更多資金正在精準流向實體經濟,推動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

  看投向:“五篇大文章”領域信貸增長快

  四川英創力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注PCB(印制電路板)制造領域多年,其與建設銀行遂寧分行聯合探索“信用貸款+出口信用保險”服務方案,通過應收賬款買斷方式,將“無形信用”轉化為“有形資金”。3月27日,首筆732萬元“信保貸”通過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成功落地,成為遂寧地區首單此類業務。

  在自貢蘭田機場跑道上,四川某科創公司自主研發的固定翼無人機正緩緩升空。“機場跑道建設項目需要大量資金。”工商銀行自貢分行行長廖軍鈞介紹,從前期調研到定制創新金融解決方案,花了兩個多月時間,為蘭田機場跑道建設項目投放了1.4億元貸款。不僅如此,該行已累計為自貢航空產業園區建設和入駐的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提供信貸資金支持超過15億元,帶動整個產業鏈起飛。

  高科技、新能源、數字化、低空經濟等,正成為銀行眼中的“香餑餑”。

  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在川銀行圍繞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這“五篇大文章”以及新質生產力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挖掘并積極培育信貸增長點,促進信貸結構調整優化。從投向看,“壓艙石”基建貸款增長穩,余額同比增長8.2%,增速較2月末加快0.8個百分點;制造業中長期、科技和普惠小微貸款分別同比增長13.5%、12.8%和12.4%。

  金融“活水”的流向,恰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鏡像反映。王擎認為,四川圍繞六大優勢產業,持續推動數字化轉型與科技創新發展,資金加速流向高成長性與創新性板塊。同時也正在擺脫房市依賴帶來的投資減速問題,大量資金從高杠桿領域轉向低風險、長周期的綠色基建領域,全面布局四川新基建,完善四川產業發展基礎。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意義重大。”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分析稱,對企業來說,融資難度降低,融資成本下降,有利于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對居民來說,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經營狀況的改善,就業機會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有望提高,進而帶動消費增長,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看走勢:引導金融資源“滴灌”更精準

  雖然“首季”數據亮眼,但專家也“敲黑板”提示,仍需關注一些潛在危機和挑戰。

  王擎表示,四川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依舊存在,比如當前四川金融資源多數集中于成都。他建議,要持續推動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實施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引入“飛地經濟”“產業轉移” 等模式,引導資金向欠發達地區流動;持續提升四川直接融資比例;持續培育市場預期管理能力,穩定投資者信心,穩定房市,并適時引入“消費券+金融”等多樣化促內需政策,提升居民信心與需求。“通過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強化區域與產業協同,做好財政、貨幣與產業政策協調工作,引導金融資源更加精準滴灌至產業、企業以及居民。”

  如何保持“領跑”態勢?“應進一步加強金融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加大對創新型企業的金融支持,同時推動金融市場的多樣化和金融產品的創新。此外,對耐心資本的培育和金融服務的普惠性也需進一步加強。”顧婧坦言,當前金融數據向好,但信心的持續傳導更依賴于對長期價值的支持。四川可通過設立長期投資引導基金、優化金融機構考核機制等方式,引導更多耐心資本投向科技創新、綠色制造等高質量領域,為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的金融支持,增強市場信心。為了讓更多市場主體共享金融發展成果,四川應通過進一步優化政策,增強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尤其是在小微企業、農村金融等領域,提供更具包容性和靈活性的金融服務。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AⅤ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 在线香蕉y亚洲视频 | 偷拍台湾佬中文网 | 天天综合网久久综合免费成人 | 在线亚洲国产职场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