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shouye > 中新網四川

萬畝糧倉掌門人楊鄧平:荒地變金田 “智農”助民增收
2025年04月22日 13:25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2日電 題:萬畝糧倉掌門人楊鄧平:荒地變金田“智農”助民增收

  作者 吳平華 黃智微 潘政吉

  谷雨時節,資陽市安岳縣高升鄉千畝麥浪翻滾,萬畝種糧戶楊鄧平捏起一顆麥粒,黝黑的臉龐目光篤定:“月底收割,畝產穩超400公斤!”這一數據不僅領跑著當地紀錄,更讓他“掌舵”的1.2萬畝糧田成為丘陵農業高產的標桿。

智能化育秧苗。劉金林 攝

  而八年前,楊鄧平還是成都某央企的白領,手握“鐵飯碗”,卻因一個轉身,書寫了新時代“新農人”的傳奇。

  “鐵飯碗”換“泥飯碗”:一場不被看好的“逆行”

  2016年,成都某央企辦公樓內,45歲的楊鄧平遞交了辭呈!傲滔妈F飯碗去種地,咋想的?”同事不解。平日里對他支持有加的母親,第一次和他置了氣:“這個年紀了,好好的央企不待,要跑到鄉下受苦?”

楊鄧平查看小麥長勢。潘政吉 攝

  爭議聲中,楊鄧平懷著對鄉土的眷戀和對農業的熱愛,帶著全部積蓄扎進成都邛崍農田。創業頭兩年,面對經驗、技術匱乏,楊鄧平白天跟著老農學育苗,夜里啃著《水稻病蟲害圖譜》入睡。最難的是2018年,1600畝水稻有三分之一遭遇洪水災害,他每天十七八個小時守在農田,為農田清淤,借助無人機進行病蟲害防治。憑著一股子“犟”勁迎難而上,楊鄧平闖出了一條農業產業化路子。

  2020年,安岳縣拋出橄欖枝,楊鄧平果斷回到母親的家鄉,流轉810畝土地。面對丘陵細碎的“巴掌田”、多年未耕種的撂荒地,他自創“田塊合并法”,斥資平整土地,引入稻麥輪作,硬是將畝產提升了200多斤。與此同時,他還開設家庭農場、成立農業公司、聘用職業經理人。

  寒來暑往,5年間,楊鄧平織就了一張令人驚嘆的“種糧版圖”——橫跨7個鄉鎮、14個村,共1.2萬畝,“巴掌田”變身穩產增收的“噸糧田”。

  去年秋收時,母親來到楊鄧平的糧田,看到沉甸甸的稻穗,老人家感嘆:“從前種地靠天吃飯,現在你們種地,像在指揮千軍萬馬!

  科技破局:丘陵地飛出“智慧農業”

  1.2萬畝田是什么概念?楊鄧平打了個比方:一個標準足球場是7140平方米,1.2萬畝田約有1119個足球場那么大。要實現大規模的栽種,科技是楊鄧平的核心武器。

  在龍臺鎮滑獅村麥田上空,無人機呼嘯而過,不到1分鐘便完成1畝地的赤霉病防治!叭斯ひ惶齑蚴畮桩,無人機日作業超500畝,僅今年春耕就搶出10天農時!”楊鄧平算得精準。

  更大的變革藏在乾龍鎮育秧中心——智能溫控室里,一盤盤嫩綠的秧苗正在舒展腰身。“10余天就能完成從選種、浸種、催芽到成苗的全過程,手機上還能遠程調節溫濕度!奔夹g員輕點屏幕,向記者展示。

  另一邊,龍臺鎮橋墩村的糧油產后服務中心即將投用,6臺智能化烘干機日處理150噸糧食,終結了糧食外運烘干的歷史!耙郧斑\糧到成都烘干,一斤多花3分錢,一年損耗近60萬元,現在家門口就能存糧5000噸。”楊鄧平說。如今,他的1.2萬畝糧田,耕、種、防、收全程中機械化利用率達到了90%以上,丘陵“望天田”變身“智慧田”。

  “共富鏈”密碼:荒地變金田村民年增收5000元

  在“天府糧倉”安岳東部現代農業園區的稻麥輪作示范基地,綠油油的小麥已躥至近1米高。這里不僅是高產田,更是“共富田”。‌

  高升鄉天佛村村民高世鳳的賬本,藏著“共富鏈”密碼:土地流轉租金2000余元、基地務工收入3000余元!皸罾习鍋砹,荒地變金田!在家門口我一年就可以多賺5000余元”。

  楊鄧平還創新“公司+農戶+村集體經濟+職業經理人”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職業經理人管技術,公司包農資采購和糧食銷售,形成了另一條“共富鏈”。去年,他帶動周邊鄉鎮3000余人就近務工,戶均增收約1000元。

  不止如此,楊鄧平接下來計劃建設糧食加工中心,將稻谷加工成品牌大米,提升糧食附加值!拔业哪繕耸亲尅苍兰Z’走向全國!”楊鄧平目光灼灼。如今,“普州碩農”品牌大米獲得認證,未來,將通過一條產業鏈、發展一個品牌、帶動一座城的方式做優稻米品牌產業。

  2024年,安岳縣糧食產量74.9萬噸,連續16年穩居全省第二!耙詶钹嚻綖榇淼613戶種糧大戶正成為穩糧增產的‘主力軍’。”安岳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推廣服務站工作人員李雙指著報表上的數據說,“2025年我們還將投入1.1億元,出臺種糧大戶補貼、政策性農業保險等14條措施,讓全縣糧食單產再提高4公斤以上!

  從寫字樓到農田,楊鄧平的轉身,映射著中國農業的深刻變革。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科技賦能、利益共享、模式創新的“新農人”正讓“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的難題迎刃而解,讓“沉睡”的土地煥發生機。正如楊鄧平所說:“農業不是退路,而是未來。”當更多“楊鄧平”躬身田野,“天府糧倉”的根基,必將更加豐盈。(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第一区在线 | 日韩成AV人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 日本一道本精品一区二区手机版 | 亚洲日韩色欧另类欧欧美 | 伊久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