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4日電 (王利文 范穎)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賦能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助力科技成果轉化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成都創新推出“雙班長”模式。在23日舉行的2025全市科技成果轉化賦能產業園區暨科技成果專員隊伍建設工作推進會上,新成立高(駐)校成果轉化專班“雙班長”受聘儀式舉行,成都目前已成立8個高校專班,實現在蓉“2+6”高校的全覆蓋。

據了解,成都正加快推進成果專員隊伍建設,《成都市產業園區“科技創新促轉化攻堅”行動方案》《成都市加快建設國家吸引集聚人才平臺的十條政策》等都對成果轉化專班和專員隊伍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在此背景下創新的“雙班長”模式,即由一個高校成員、一個區(市)縣成員單位擔任班長,讓高校與區(市)縣、產業園區更好融合。
“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一制度可以有效地將高校側、政府側、服務側等多維度的資源相互匹配、聯動。”四川大學成果轉化專班高校側班長、成都菁苗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毛迪認為,“雙班長”制度就是通過機制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早日落地。
新都區是西南石油大學成果轉化專班中的區(市)縣班長,長期以來與該校互動頻頻。在新都區新經濟和科技局副局長卓佳看來,“雙班長”模式可在已有合作成果上,進一步密切雙方關系。“我們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幫助高校梳理科技成果,在載體、資金、服務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多管齊下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此外,新能源產業鏈成果轉化專班、航空航天產業鏈成果轉化專班等5個專班正式成立,產業園區與市級產業鏈成果轉化專班首批“結對攻堅”合作揭牌儀式舉行。《成都市科技成果轉化白皮書2024》發布,2024年成都市十大技術轉移機構揭曉。
數據顯示,2024年成都市技術合同登記成交額1931.26億元,同比增長28%;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營收1.56萬億元,同比增長2.7%。成都在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服務體系完善、中試服務能力提升、成果產出及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作為“2024年成都市十大技術轉移機構”之一的成都英諾技轉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圍繞“科技成果轉化”和“早期項目孵化”兩條業務主線,開展“科創載體+科技服務+科技公益”三大版塊業務,并通過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形成業務閉環。談及成果轉化經驗,該公司總經理康建軍表示,“科技成果轉化需要長期陪伴式支持:必須給每個項目提供適配的‘土壤’,持續解決實際困難,才能真正推動技術走向市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