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9日電 (林忠偉)近年來,梓潼縣切實加強“中醫閣”建設,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確保基層優質中醫診療服務的可及性與便捷性。
2023年,梓潼縣自強鎮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在馬迎村建起該鎮第一個“中醫閣”。日前,在馬迎村“中醫閣”,患病的村民來到這里,接受中醫治療。“現在老百姓腰痛、肩痛等越來越多,通過中醫治療感覺非常好。我有時腰痛難以站立,在針灸、按摩過后,癥狀很快就減輕了。”村民黃小平說。

據了解,“中醫閣”是指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內開展中醫藥服務的診療區,具備能提供中醫藥服務的人員、設施設備等醫療衛生資源。“中醫閣”獨立設置,布局合理,體現中醫藥特色,滿足保護患者隱私、無障礙設計等要求,使用面積不低于20平方米。
“中醫學是5000年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有責任保護好,傳承好。我將以匠心守初心,努力傳承好中醫國粹,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為推進健康梓潼建設貢獻力量。”馬迎村中醫閣負責人楊奎說。
據了解,梓潼有近2300年的歷史,具有深厚的中醫文化和悠久的歷史傳承,素有“中醫之鄉”“中藥材之庫”之盛譽。全縣中醫藥資源豐富,名醫輩出。榮膺“四川省中醫藥產業發展示范縣”“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健康促進縣”等殊榮。
“梓潼縣堅持‘標準不變、時間加快、服務跟上’的總體原則,積極組織人力、物力、財力,切實加快‘中醫閣’建設,讓村民近距離就能享受到中醫帶來的種種便利和實惠。”梓潼縣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截至目前,梓潼縣已建成“中醫閣”21個,占全縣18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的11.6%,提前完成了“中醫閣”建設任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