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zjj > 中新網四川

瀘州:讓長江文化遺產在當代“活”起來
2023年12月15日 15:11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5日電 (王鵬 吳波 趙運懿)自2022年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啟動建設以來,瀘州搶抓戰略機遇,在四川省率先啟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地方段編制,探索長江瀘州段文化遺產的當代“活化”利用,持續推動打造長江文化IP,不斷提升長江文化公園(瀘州段)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鳥飛魚躍東門口,一年年熱鬧的重聚

每年紅嘴鷗都會到瀘州過冬。瀘州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供圖
每年紅嘴鷗都會到瀘州過冬。瀘州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供圖

  近日,在瀘州濱江路的東門口,不少市民在這里觀賞紅嘴鷗,“鳥躍江面、魚翔淺底”的美好場景給酒城冬日增添了滿滿的生機與活力。

  每年秋冬時節,紅嘴鷗會準時來到瀘州過冬,這樣的如期而至已經持續了七年。對待這群“老朋友”,瀘州人總是不吝給予自己最大的熱情,從等待紅嘴鷗到來的普通市民,到拍攝紅嘴鷗的攝影愛好者,再到關心紅嘴鷗的志愿者,每個人既是紅嘴鷗的保護者,也是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見證者。

  見到“老朋友”的黃女士,正用手機記錄這美妙一刻,通過視頻分享給更多的外地朋友,“我作為一個瀘州人,非常驕傲!瀘州環境很好,水質也好,生活在這里很幸福。”

  醬油飄香赤水河畔,一次次安靜的釀造

  先市醬油曬場。劉忠俊攝
先市醬油曬場。劉忠俊攝

  如果說紅嘴鷗的到來是熱鬧的,那么逆流而上,在位于赤水河畔的先市醬油釀造基地,則在安靜進行著微生物的成長與轉化……這是長江賦予瀘州的濃得化不開的釀造文化。

  赤水河畔,醬油飄香。數千口天然曬露缸,有序排列在赤水河畔,經歷著日曬夜露的滋養,只為釀一縷鮮香。先市醬油傳統釀制技藝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先市醬油釀造作坊群也入列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目前,先市釀造食品有限公司還引進先進設備,改進生產技術,在赤水河對岸新建了600多畝的醬油釀造基地,在沿用傳統技藝釀造醬油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規模。

  合江縣先市鎮黨委副書記鐘衡表示,接下來,先市鎮將圍繞赤水河生態價值實現試驗區發展定位,立足赤水河流域獨特的自然生態條件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依托先市醬油非遺傳承技藝,建設赤水河生態釀造園區。通過工旅融合、文旅融合等途徑,實現傳統村落保護和生態價值發展,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三產融合發展片區中心鎮。

  休閑娛樂長江邊,一個個豐富的文旅供給

樹蛙部落。瀘州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供圖
樹蛙部落。瀘州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供圖

  沿長江而行,豐富的文旅項目供給,是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位于江陽區黃艤鎮馬道子村的樹蛙部落,是集主題文化體驗、鄉野休閑娛樂、長江自然教育、高端野奢度假于一體的鄉村度假綜合體,于今年5月正式投用。

  下一步,該項目還將利用周邊240余畝儲備用地,打造天空牧場、露營營地、農業體驗區等為載體的長江營地,把項目打造成為長江生態保護利用示范樣板。

  瀘州將堅持“一核引領,軸帶聯動”發展理念,以瀘州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為核心,探索長江瀘州段文化遺產的當代“活化”利用,打造長江活態文化地標。同時,堅持長江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軸,以及沱江-瀨溪河生態和文化遺產帶、赤水河生態和文化遺產帶、永寧河生態和文化遺產帶聯動發展,高效統籌好國家文化公園分區分級建設。(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婷婷六月在线视频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精品 | 日韩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直播 | 最新国产乱视频伦在线 | 一级激情A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