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6日電(吳平華 黃平 王春艷)26日10時8分,成都至宜賓高速鐵路(以下簡稱成宜高鐵)首發列車從宜賓站啟程奔向成都,四川又新增一條南向出川大通道。當日上午,位于四川首個省級新區三江新區的宜賓港鐵路集疏運中心(即宜賓港進港鐵路)也正式通車。自此,宜賓不僅徹底打通鐵水聯運“最后一公里”,實現了川南經濟區“半小時交通圈”觸手可及,更是全面融入了成都“1小時經濟圈”和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正式跨入“雙高鐵時代”,為宜賓更好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奠定堅實的交通基礎。

成宜高鐵全長約265公里,是四川首條設計和建設速度350千米/小時的高鐵。它北起既有成都東站,止于渝昆高鐵宜賓站,全線共設成都東、天府、三岔湖、天府機場、資陽西、資中西、威遠、自貢、沿灘、南溪北、宜賓東、宜賓等12個車站,將成都平原經濟區和川南經濟區串珠成鏈,是四川推動“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等戰略的重要交通工程。
成宜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昆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北接川青、成都至西寧鐵路、西安至成都客運專線,連通川西及西北地區;南聯綿瀘高鐵、渝昆高鐵及成貴高鐵,連接重慶、云南、貴州及華南地區,構成了聯系成都、昆明、重慶、貴陽、上海等城市的重要客運通道。

成宜高鐵的開通對川南經濟區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將串聯起成都、資陽、內江、自貢、宜賓等城市間的經濟、文化和人才的深度交流與合作,同時帶動周邊城市的發展,打破城市間的隔膜,形成更加緊密的區域聯動,為區域經濟繁榮注入新的活力。
宜賓港鐵路集疏運中心(即宜賓港進港鐵路)是長江干線12個鐵水聯運設施聯通項目之一。項目將宜賓港與國家主要鐵路干線聯通,打通了宜賓鐵水聯運最后一公里,宜賓及周邊地區大宗貨物可通過該專用線、宜賓港進入長江黃金水道,對提升長江上游港口綜合運轉效率,推進宜賓乃至全省“公轉鐵、公轉水”運輸結構調整,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助推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宜賓區位獨特,地處成渝貴昆四大城市“X”交匯點,“鐵公水空”立體交通體系完備,是80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66個區域級流通節點之一。圍繞四川省委、省政府賦予宜賓的“建設川南省域經濟副中心、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南向開放樞紐門戶”發展定位,宜賓不斷夯實“鐵公水空”交通之基,助力發展之變。2023年,宜賓緊緊圍繞加速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目標,堅持交通強市建設,被評為四川省“交通強市試點推進成效顯著市”。一年來,成貴高鐵、成宜高速等高效營運,目前宜賓境內已建成高鐵2條,高鐵通車里程約230公里;在建高鐵1條,里程約126公里。;成宜高鐵、宜威高速、仁沐新高速建成通車;金沙江水富至宜賓段航道開通晝夜通航,實現長江干線干支聯動無縫銜接;五糧液機場運行航線44條,旅客吞吐量約200萬人次。
宜賓交通的高質量發展,不僅方便了廣大市民出行,也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進一步高質量發展。2023年,宜賓動力電池產業蓬勃發展,成為四川制造強省地標產業,宜賓被授予“中國動力電池之都”稱號,預計全年產值突破1100億元;晶硅光伏產業從零高點起步,成為四川省唯一完成光伏全產業鏈布局的城市,預計全年實現產值300億元;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獲評全國數字百強市,預計全年實現營業收入超600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