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2日電(吳平華 郭曉娟 滕雪飛)2日,2024年元旦節后上班第一天,四川宜賓以“現場調研+工作會議”形式召開全市民生工作大會,在完成1300多個惠民項目的基礎上,再次發布宜賓市2024年“宜美家園共同創造”十大惠民行動,進一步鮮明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宜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市人民。

當日,在全市民生工作大會調研中,走進位于宜賓市敘州區趙場街道的社區養老服務綜合站——宜賓•幸福康養趙場站,記者感受到的是藏于細節里的溫馨——這里設樓上、樓下兩層,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為老年人提供托養、娛樂、健身、學習、助餐等一條龍服務。考慮到老人進出方便,綜合站把上下兩層樓梯、轉角處等區域都安裝上了扶手,讓老人進出更方便安全。尤其是這里的養老食堂,不僅為老人提供中餐、晚餐助餐,還為轄區低保、特困、環衛工人等開展優待優惠服務。

“這里環境好,干凈又溫馨,從家里過來,走幾步就到了,方便得很。”今年75歲的趙場街道溢香社區居民彭明燕笑著說,最近,她每天都要到養老服務綜合站,看看書、寫寫字,這也是她晚年生活的最大樂趣之一。
敘州區趙場街道溢香社區黨委書記羅德萍介紹,該康養站建成投用后,受到了周圍老年人的青睞,平均每天用餐人數超過了200人,增強了居民的幸福感,也為和諧社區建設打下了牢牢的基礎。
幼有所育是社會普遍關注的民生事。在距離康養站200米左右的地方,就是宜賓市市級機關幼兒園(宜賓市嬰幼兒養育中心),這里設立了早教托育部和幼兒教育部,于2023年9月開園并投入使用。
走進這個總建筑面積約16318平方米的嬰幼兒養育中心,歡聲笑語撲面而來,孩子們正在老師的帶領下,挖沙子、做游戲、畫畫……
宜賓市市級機關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園長鄒曉敏說,自2020年開始,該幼兒園便承接“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試點”,開始向嬰幼一體化辦學方向發展。三年來,團隊已服務218個托育兒家庭。
近年來,全市重點聚焦教育、醫療等關鍵領域民生工作,總投資239億元、實施1300多個民生項目,讓民生硬件保障水平整體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滿滿。
此次民生工作大會發布了宜賓市2024年“宜美家園共同創造”十大惠民行動,今年,宜賓將實施“宜幼善育、宜學優教、宜崗興業、宜人健康、宜養天年、宜居和美、宜有眾扶、宜路暢通、宜文惠民、宜享平安”十大行動,進一步提高生育服務水平,推動基礎教育增量提質,促進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優化醫療健康服務供給,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營造和美人居環境,加大扶弱助困力度,改善交通出行體驗,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筑牢食藥安全防線。
站在新的起點上,宜賓將不斷加大民生領域投入力度。宜賓將以“宜美家園、共同創造”為愿景,以“物質富足、精神富有、可感可及”為導向,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推進共建共享發展,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切實讓人民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感到滿意。力爭到2027年,就業形勢持續穩定向好,教育資源配置更加均衡,醫療服務能力大幅提升,養老服務設施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更加高效,保障性住房更加完善,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宜美家園”1.0版本。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全面提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的“宜美家園”2.0版本,努力將宜賓建設成為與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能級相匹配的幸福之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