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日電 (郭僑 劉潤紅)“在家門口就能學到技術,以后找工作都有底氣了。”近日,在眉山市仁壽縣陵州職業培訓學校,參加“中式烹調師”培訓班的學員王貴忠如是說。

實操室里,培訓老師正“一對一”地指導學員們,學員們則手持鍋鏟,練習烹制一道道精致又美味的佳肴。此次培訓共20天,采用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確保每位學員都能熟練掌握炒、燉、煮、蒸、炸等各種烹飪技巧。
2024年以來,仁壽縣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指導就業培訓機構收集群眾就業需求信息,進行供需雙向推介。同時,按照就近原則,將技能培訓送進社區、送進鄉村,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接受培訓。截至目前,已開辦52期就業培訓,涉及茶藝、電商直播、美容師、母嬰生活護理、烹飪、網絡、小兒推拿、養老護理員等培訓內容,培訓學員達1491人次。“將持續加大培訓力度,并根據群眾意愿,精準開展‘菜單式’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技能,促進勞動力穩定就業。”仁壽縣就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
隨著仁壽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一批批企業相繼入駐,推動了整個縣域經濟發展,而如何將企業入駐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就業機會,促進群眾就業增收,是當地需要思考的問題。
走進位于仁壽經濟開發區的仁壽創新中小企業孵化園,只見廠房林立,大大小小的企業車間里,呈現出火熱的生產態勢,流水線上的工人們忙著趕制訂單,供應市場需求。“在這里工作離家近,還能照顧孩子,且是計件拿工資,多勞多得。”35歲的富加鎮居民廖文嬌談及工作情況時,臉上露出了笑容。

“企業引進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搭好臺,將崗位送到群眾家門口。”仁壽縣就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當地注重與引進企業的深度對接,精準掌握企業用工需求和崗位特點,多措并舉,幫助群眾“好就業、就好業”,企業“好招工、招好工”。同時,及時收集縣內外就業崗位信息和就業創業惠民政策,印制并發放宣傳資料,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知曉最新用工崗位信息,了解就業創業政策,為群眾提供“指尖上的就業”。
此外,除每月6日、16日和26日的定期線下線上招聘活動外,仁壽縣還充分利用地方活動開展“節會”招聘,實現勞動者就業技能提升和解決企業技能人才缺口的“雙贏”局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