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5日電 (吳平華 伍歐)“澤瀉和川芎都是我省的道地中藥材,我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生長習性,還有種植及后期管理的注意事項……”近日,在興文縣僰王山鎮水瀘壩社區村,宜賓市農科院的研究員正在課堂上認真開展農業科學講解。這個課堂出自宜賓市農業科學院同興文縣農業農村局聯合開展的中藥材暨再生稻產業生產技術培訓,該培訓主要是采取“理論講解+現場觀摩”的形式,向僰王山鎮的相關專合社負責人以及種植大戶傳授“稻藥輪作”中藥材和再生稻的生產技術。

在培訓的理論講解中,研究員針對興文縣主要的“稻藥輪作”中藥材川芎和澤瀉,從栽培技術、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分析“稻藥輪作”的優勢和可行性,鼓勵大家加強科學種植,提高土地產出效益。
另一方面,研究員還分享了再生稻的農機化收割技術,向參訓人員普及農機收割再生稻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并通過“PPT+視頻”演示,讓大家直觀感受先進農機設備在再生稻收割中的高效性和精準性。現場觀摩階段主要開展的是無人機農業應用培訓,無人機技術人員詳細介紹了無人機在農業防控中的作用和優勢,并解答了大家在操作方法、機型選擇、證照辦理等方面的疑問,同時操作無人機進行模擬飛行和農藥噴灑作業等現場演示。

“參加這個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培訓老師講得很有細也很有針對性,對我們更加科學地做好接下來的再生稻收割和中藥材的田間管理很有幫助,”參訓學員杭宗玉的合作社既蓄留了再生稻,又種植了川芎和澤瀉,參加完培訓后,她也更有了搞好產業的底氣。
據了解,今年興文縣再生稻蓄留面積7.1萬畝,收割時間預計從10初持續至11月底。“稻藥輪作”中藥材共種植3500畝,預計在10月初完成栽種。興文縣農業農村局農機監理站站長張定榮表示:“再生稻種植和‘稻藥輪作’目前是興文縣稻田生產的兩大‘副業’,能有效提高糧食產量,增加經濟收益。此次培訓抓住再生稻收割和‘稻藥輪作’中藥材種植管護的關鍵時間節點開展精準指導,可謂是送來了一場‘及時雨’,對于興文做好今年下一階段的農業生產工作很有幫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