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9日電 (吳平華 陳憶 王成棟)29日上午,渝昆高鐵川渝段正式通車,重慶西至四川省宜賓站最快一小時內可達。自此,宜賓正式邁入成都、重慶“1小時經濟圈”,成為四川第二大交通樞紐,與成都、貴陽、重慶等周邊城市將連接形成全新的經濟走廊,為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

交通是一座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動脈”。長江首城宜賓,正位于成都、重慶、貴州、昆明四大城市的“X”幾何中心。近年來,宜賓從公路、鐵路、橋梁、港口到機場,不斷刷新著里程數、吞吐量、航班數,“鐵公水空”不斷取得新突破、實現新跨越,目前已成為50個全國鐵路樞紐、80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66個全國區域流通節點城市之一,再現“西南半壁古戎州”勝景。
交通暢,則達天下。宜賓積極開辟“新蜀道”,奮力描繪出“路路相連、美美與共”的美好畫卷。

向東,依托長江黃金水道,開通“川—渝—滬”外貿集裝箱班輪,實現江海聯運通達日韓、歐美等地。向南,積極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開行“宜賓—欽州”鐵海聯運國際貨運班列,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通達全球。向西,通過泛亞鐵路,經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進入印度洋通達歐非地區。向北,開行四川(宜賓)—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TIR跨境公路運輸,實現公路運輸“一單到底”;開辟中歐鐵路運輸班列,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抵達摩洛哥卡薩布蘭卡港。2024年1—7月,宜賓與15個中東歐國家雙邊貿易額增長225.9%。
除了著眼“鐵公水空”連通八方的宏觀布局,宜賓的交通建設更深入到城鄉的每一寸肌理。十年間,農村公路新改建里程超萬公里,總里程達到2.47萬公里,硬化路覆蓋了絕大多數自然村(組),讓偏遠鄉村也享受到了現代交通的便利。鄉村客運“金通工程”全域試點,建制村通客車率實現100%,不僅解決了農村群眾出行難的問題,更促進了城鄉資源的流動與融合,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追求速度與效率的同時,宜賓還著力發展綠色交通。智軌T1、T2、T4線的開通運營,構建起“公交+智軌+社區巴士”的現代綠色公共交通體系;公交車、巡游出租車、網約車的電動化轉型,讓公共交通系統更加環保、低碳。氫能智軌的率先開跑,更是為宜賓綠色交通事業樹立了新的標桿。
回望來路,交通華麗蝶變,刷新著人們對宜賓這座千年古城的認知。如今的宜賓,高鐵似箭,成貴、成自宜、渝昆在此交織成網,構建起四通八達的鐵路大動脈;高速如虹,成宜、宜彝等10條高速公路相繼通車,“一環十射四聯”高速公路網加快構建,實現了“縣縣通高速”;五糧液機場44條國內航線,貫通南北、連接東西;宜賓港依江而立,借助水路將“宜賓造”源源不斷輸送到世界各地。
展望前路,宜賓——這座中國交通新版圖上的重要坐標城市,必將交通建設的積累量,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巨大增量,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想敢為、敢拼敢闖的精神,展現“慕義求真、融醞和美,匯江向海、逐立上游”的新時代宜賓城市精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