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12日電 (周亞玲)為進一步增強群眾防災減災意識,提高應對處置各類突發災害的能力,在第35個國際減災日即將到來之際,10月12日,瀘州納溪組織應急、消防、水務、氣象等16個部門開展了以“賦能年輕一代,共筑韌性未來”為主題的防災減災日集中宣傳活動。
“阿姨,地震來了怎么辦?要往空曠的地方跑,這本《防災減災自救手冊》上都有答案,除了地震,其他自然災害上面都有記錄,記得拿回去了解一下。”活動現場,氣氛熱烈。納溪區設立了宣傳咨詢臺,通過擺放展板、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講解等多種形式,向過往群眾宣傳防災減災知識。展板內容豐富多樣,涵蓋了地震、火災、山洪等各類自然災害的防范應對措施,以及安全生產、交通安全、燃氣安全等方面的知識。工作人員向群眾發放了《防災減災知識手冊》《地震避險指南》《消防安全常識》等宣傳資料,并耐心解答群眾提出的問題。
雖然下著小雨,但群眾參與活動的熱情絲毫不減,現場群眾紛紛表示,通過活動可以學習到最新的防災減災的知識,提高了在日常生活中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并表示會積極地向親戚朋友進行宣傳,共同提高防災減災意識與能力。
“通過這次防災減災宣傳活動,我懂得了一些救災常識,關鍵時候能夠幫助自己,更能幫助別人,這些資料拿回去后給我的家人和朋友看一看,讓大家都來學習這些知識。”安富街道的居民李秀萍說道。
“我們通過在基層社區、學校等開展防災減災教育活動,提高全社會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動員全社會為年輕一代營造良好安全環境,同時,我們廣泛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通過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不斷提升全民防災減災意識。”納溪區應急服務中心主任羅永波表示。
此外,納溪區各社區、學校、企業也同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活動。
“請師生們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有序從安全通道撤離到操場空曠地帶。”隨著警報聲的響起,消防安全緊急疏散演練正式拉開帷幕。
在納溪東升學校,師生們進行了火災應急疏散演練,隨著警報聲響起,各班老師組織學生有序撤離到安全地帶。演練過程緊張有序,提高了師生們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防災減災工作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諧。在活動現場,納溪區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蘭福成表示,納溪區將以此次防災減災日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完善應急預案體系,提高應急救援能力,不斷筑牢生命安全防線。
據悉,此次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2600余份,接待群400余人,現場解答安全問題80余個,不斷提升了人民群眾防災減災意識,提高了避險自救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