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9日電 (聶艷萍)28日,遂寧市召開2023年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動態更新成果新聞發布會。全市行政區域從生態環境保護角度劃分為優先保護、重點管控和一般管控三類環境管控單元共47個,其中:優先保護單元19個,重點管控單元26個,一般管控單元2個。
更新后,遂寧市生態空間面積為255.19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的4.8%,管控分區個數28個。其中,生態保護紅線面積34.4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比例的0.65%。
今年2月,遂寧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獲省人民政府批復,全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34.43平方千米,包括觀音湖國家濕地公園、安居區瓊江翹嘴紅鲌省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射洪市梓江和金華山、蓬溪縣赤城湖、黑龍凼一級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大英縣郪江省級濕地公園等區域。遂寧在《遂寧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編制過程中,有效銜接《長江經濟帶戰略環境評價四川省遂寧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優化完善成果》,充分考慮生態環境保護、國土利用等因素,將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與生態環境管控單元中的優先保護單元,城鎮發展區與生態環境管控單元中的重點管控單元進行充分銜接,確保規劃成果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高度契合。
本次更新新增遂潼園區工業重點管控單元,并通過銜接國土空間規劃和園區規劃,優化調整了多個工業園區范圍,將沱牌園區及其他3個化工園區擴區部分全部納入工業管控單元。本次更新除安居區外,其他區縣水環境污染物允許排放量未變化,但此次更新將中心城區和工業排水合并在一起,工業排水能夠得到傾斜,以此可以解決大英工業園區、沱牌園區、瞿河園區在水環境允許排放量不足的問題,為遂寧經濟發展留足空間。
此外,更新讓遂寧市的生態環境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將更加完善。遂潼園區在制定管控要求時,銜接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并針對主導產業結合區域環境特點提出了具有差異性的準入清單;結合遂寧市發展鋰電產業的要求,在相關園區新引入企業時,提出了金屬鋰與基礎鋰鹽項目應滿足《四川省重污染天氣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等10個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試行)》績效B級要求。
據悉,本次更新重點圍繞銜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支撐黨委政府宏觀決策等,對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中的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以及生態環境管控單元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進行更新。
近年來,遂寧市生態環境局積極主動協調全市各級各部門將“三線一單”成果運用于資源開發、城鄉建設、產業布局、產業結構調整等領域。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作為推進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環境風險防控等工作的重要內容,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與監管精細化、規范化,以高水平保護助力高質量發展。
遂寧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充分發揮動態更新成果優化發展目標定位、產業布局、規模結構的作用,既確保生態環境有效管控,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全市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