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5日電 (吳平華 王稀)“真的沒想到,幾年前我借出去的錢還能要回來,真的要感謝紀檢干部,為我們老百姓辦實事!”近日,在宜賓市筠連縣聯合苗族鄉人民政府會議室,由縣紀委監委、聯合苗族鄉黨委組織的群眾借款現金退賠現場,41名群眾拿到被借錢款,紛紛點贊。

此前,聯合苗族鄉紀委在開展“有事找紀檢您呼我必應”入戶走訪中,收到當地多名群眾反映,該鄉自規所一名干部在為群眾辦理相關業務后,以各種理由向辦事群眾“借款”,群眾意見較大。

民生關切,監督所至。在為群眾辦事過程中以“借錢”為名吃拿卡要,嚴重侵害的是群眾的利益。收到反映后,筠連縣紀委監委迅速采取行動,通過市縣兩級聯合“包案+室組地”聯動模式,統籌縣、鄉、村紀檢監察力量,先后對該鄉涉及5個村48戶群眾開展上門走訪,核實問題信息。
“我們將被借錢的群眾劃分為‘借錢已還、借而未還、借而已歸還部分’三類,逐一查證。事后,曹某某受到政務撤職處分,收繳其本人違法所得款6萬余元并予以退還。”筠連縣紀委監委干部王忠琪說到。
群眾的“急難愁盼”,就是紀檢監察工作的著力點。自“有事找紀檢,您呼我必應”工作開展以來,筠連縣紀委監委始終堅守人民立場,踐行“四下基層”,廣泛發動全縣鄉鎮紀檢干部和村(社區)紀檢委員、黨風政風監督員,深入田間地頭、街頭巷尾、群眾家中,通過走訪、“趕集日”擺攤設點、召開壩壩會等方式收集群眾問題訴求,營造群眾“人人知曉、積極參與”的濃厚氛圍。同時暢通信訪舉報渠道,構建群眾訴求辦理聯動機制,方便群眾反映問題、提供線索。
“每隔一段時間紀檢干部就要到家里坐一坐,和我們拉拉家常,還發了‘廉心卡’,上面不僅有舉報二維碼,還有紀檢干部的聯系方式,有事就可以馬上反映。”樂義鄉花園村村民付大哥滿意地說。
訪得民情,還要善解民憂。為推動問題解決,筠連縣紀委監委指導各鄉鎮紀委將收集到的問題分門別類建立問題臺賬,重點跟進、全程督辦,明確責任分工,實時動態更新,確保每個問題都有具體解決措施,每項解決措施都能得到有效落實。同時,聯合各職能部門召開問題回訪反饋會,或上門開展滿意度回訪,推動形成問題收集處理銷號“閉環”。
“沒想到這條路這么快就硬化了,為紀委同志們的辦事效率點贊!”在巡司鎮“有事找紀檢”問題聯合回訪反饋會上,鎮紀委聯合鎮水利、環保、交管相關工作人員,針對群眾反映的飲水、噪音污染、道路硬化等問題辦理情況進行及時回應,群眾對問題處理結果紛紛表示滿意。
截至目前,筠連縣發動全縣紀檢監察干部和村(社區)紀檢委員、黨風政風監督員499人,深入村(社區)、田間地頭,收集問題訴求3937個,已推動解決3905個,召開反饋會32場,上門回訪193人次,“群眾滿意”率達100%,有效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群眾的需求在哪里,紀檢監督就跟進到哪里!我們將以群眾滿意作為紀檢監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深入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以強有力的監督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筠連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