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區的寶墩遺址展館開館,“天府之根”寶墩遺址與寶墩文化展也同時面向公眾開放。在地底埋藏了約4500年的陶石器等展品為公眾講述古蜀文明的“幼年”時期——寶墩文化時期,古蜀先民深入成都平原的歷史。據悉,寶墩遺址是中國長江上游地區時代最早、面積最大的史前城址,是成都平原上人類第一次大規模定居生活的地點,還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發源地。
1月21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區的寶墩遺址展館開館,“天府之根”寶墩遺址與寶墩文化展也同時面向公眾開放。在地底埋藏了約4500年的陶石器等展品為公眾講述古蜀文明的“幼年”時期——寶墩文化時期,古蜀先民深入成都平原的歷史。據悉,寶墩遺址是中國長江上游地區時代最早、面積最大的史前城址,是成都平原上人類第一次大規模定居生活的地點,還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發源地。
1月21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區的寶墩遺址展館開館,“天府之根”寶墩遺址與寶墩文化展也同時面向公眾開放。在地底埋藏了約4500年的陶石器等展品為公眾講述古蜀文明的“幼年”時期——寶墩文化時期,古蜀先民深入成都平原的歷史。據悉,寶墩遺址是中國長江上游地區時代最早、面積最大的史前城址,是成都平原上人類第一次大規模定居生活的地點,還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發源地。
1月21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區的寶墩遺址展館開館,“天府之根”寶墩遺址與寶墩文化展也同時面向公眾開放。在地底埋藏了約4500年的陶石器等展品為公眾講述古蜀文明的“幼年”時期——寶墩文化時期,古蜀先民深入成都平原的歷史。據悉,寶墩遺址是中國長江上游地區時代最早、面積最大的史前城址,是成都平原上人類第一次大規模定居生活的地點,還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