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記者前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柯拉鄉,探訪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補電站、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水光互補一期項目——柯拉光伏電站。該電站裝機規模達100萬千瓦,多年平均利用小時數1735小時,年平均發電量20億度,已于2023年全容量并網發電。電站建成后,每年發出的電量可節約標準煤超6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萬噸,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優化國家能源結構,助力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具有示范引領作用。中新社記者 王磊 攝
12月23日,記者前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柯拉鄉,探訪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補電站、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水光互補一期項目——柯拉光伏電站。該電站裝機規模達100萬千瓦,多年平均利用小時數1735小時,年平均發電量20億度,已于2023年全容量并網發電。電站建成后,每年發出的電量可節約標準煤超6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萬噸,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優化國家能源結構,助力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具有示范引領作用。中新社記者 王磊 攝
12月23日,記者前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柯拉鄉,探訪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補電站、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水光互補一期項目——柯拉光伏電站。該電站裝機規模達100萬千瓦,多年平均利用小時數1735小時,年平均發電量20億度,已于2023年全容量并網發電。電站建成后,每年發出的電量可節約標準煤超6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萬噸,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優化國家能源結構,助力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具有示范引領作用。中新社記者 王磊 攝
12月23日,記者前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柯拉鄉,探訪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補電站、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水光互補一期項目——柯拉光伏電站。該電站裝機規模達100萬千瓦,多年平均利用小時數1735小時,年平均發電量20億度,已于2023年全容量并網發電。電站建成后,每年發出的電量可節約標準煤超6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萬噸,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優化國家能源結構,助力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具有示范引領作用。中新社記者 王磊 攝
12月23日,記者前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柯拉鄉,探訪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補電站、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水光互補一期項目——柯拉光伏電站。該電站裝機規模達100萬千瓦,多年平均利用小時數1735小時,年平均發電量20億度,已于2023年全容量并網發電。電站建成后,每年發出的電量可節約標準煤超6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萬噸,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優化國家能源結構,助力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具有示范引領作用。中新社記者 王磊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