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統戰人說統戰事)四川省基督教協會會長張賢升:涵養文化自信 助推基督教中國化
中新網成都7月9日電 (祝歡)“我的父親曾經在我們老家的教會做長老,專門管理教會的行政事務。從小受父母影響,我也受洗成為了一名基督徒。”四川省基督教協會會長、成都市基督教三自愛國會主席張賢升表示,基督教中國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要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詮釋《圣經》,用中國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信仰。
1986年,張賢升作為第一屆畢業生從四川神學院畢業后,由于老家巴中的教會還沒有恢復,張賢升便被暫留在成都市基督教禮拜堂。“成都教會的老牧師比較多,當時他們對青年傳道人員是比較喜愛和看重的。”

張賢升在工作中。 受訪者供圖
在老牧師們的鼓勵和支持下,張賢升考取了金陵協和神學院。完成了本科學習后,張賢升回到了成都。1992年4月,張賢升向教會遞交了按立圣職申請。經過考察,他順利按立為副牧師,1995年晉升為牧師。此后,擔任牧師的張賢升甘心奉獻,服務和團結廣大信徒,先后擔任成都市基督教三自愛國會的委員、常委、副秘書長、秘書長、主席等職。2012年12月,張賢升出任四川省基督教協會會長。
作為成都市政協委員,張賢升還一直關注宗教界合法權益的保護以及宗教文化的保護。在擔任成都市基督教三自愛國會主席期間,張賢升還帶領成都市的廣大信徒,遵紀守法,愛國愛教,讓廣大信徒將精力投入到建設成都的時代大潮中。
“從教會的教育工作來講就是用《圣經》的教義引導信徒,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信徒,以‘導’的原則讓他們做一個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教的好信徒。”張賢升在工作期間,通過探訪、交流和談心等方式,向游離在教會之外的信徒宣傳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將他們引導到教會中來。

張賢升在義工培訓現場。 受訪者供圖
張賢升一直堅持基督教中國化,積極撰寫相關論文,并在修繕教堂過程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我們還組織四川省基督教中國化宣講團,在禮拜的時間通過講道的方式向信徒開展宣講活動。”張賢升表示,在宣講中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詮釋《圣經》,讓他們知道開展基督教中國化的重要意義、科學內涵、主要內容等,強調推進基督教中國化要進一步弘揚三自愛國精神。
此外,張賢升還帶領廣大信徒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扎實推進基督教中國化。他引導并鼓勵信眾創作中國化詩歌,創作的詩歌在信徒中廣為傳唱,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這是四川基督教界在探索基督教中國化的一種本地表達。此外,張賢升還在教堂設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及學習區,定期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書會,青年信徒踴躍參加。
張賢升還將信徒中的醫生和護士組織起來,組成巡回義診團隊,為偏遠地區的信徒義診。不僅如此,他還經常以“以購代捐”的形式幫助汶川、都江堰等地的貧困信徒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

張賢升在看書。 安源 攝
每年,張賢升還會在自己能力范圍內資助數名貧困學生。“這個工作我可能做了差不多十年。”張賢升表示,除了自己出資資助外,還會聯系一些愛心人士每年幫助6-8位大學生。他們中一些是在四川神學院讀書,一些就讀于普通公立大學,“這項工作我還會一直做下去。”
“對不同年齡段的信徒,我們要用不同的方式對他們進行輔導,培養他們愛國守法、堅持三自,主動服務社會。”如今,張賢升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年輕的信徒,選拔青年人才,為基督教中國化的長遠發展服務,“我們會多措并舉地指導并呼吁我們全省的教會,把青年人才的選拔提上議事日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