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8日電 (鄒立洋)“僑”有優勢,“聯”是關鍵。一個個亮眼的成績,一項項難得的榮譽,是過去五年間,瀘州市僑聯聚焦中心、服務大局,注重發揮“僑”的優勢、扎實做好“聯”的文章,匯僑心、引僑智、聚僑情、護僑益,團結帶領全市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積極參政議政、服務經濟發展、拓展海外聯誼、弘揚中華文化等方面卓越成果的體現。
五年來,瀘州市僑聯系統始終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形勢對僑聯工作的新要求,引導僑界群眾深刻領會黨的重大思想和重大舉措,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領導。
僑聯全委會、僑聯主席會、專題輔導、現場教學……黨的二十大、每年全國兩會、省兩會后,全市僑聯系統第一時間作出安排部署,及時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堅決把黨和國家各項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到工作各領域全過程,傳導到每一名僑界群眾。
“學報告、談感想、謀發展,連續幾次和大家集中學習交流,我深刻感受到,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是我們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關鍵。”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代表、西南醫科大學僑聯主席王瑛觀看黨的二十大報告后如是說。
五年來,瀘州市僑聯系統結合重大活動,開展黨課講解、舉辦僑界座談會,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研討,開展“僑心永向黨說句心里話”短視頻展播,組織僑界代表人士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實踐教育等活動50余場次,舉辦培訓班9期,充分利用“瀘州僑”“瀘州僑胞”等線上平臺,及時發布各類信息940余篇,引導歸僑僑眷、海外僑胞關心國家和省市經濟社會發展,向海內外僑胞講好中國故事、四川故事、瀘州故事,切實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的決策和部署上來。
五年來,瀘州市僑聯系統把中心所在、大局所需、僑聯所長有效結合,連續兩年開展匯聚僑力服務瀘州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推動工作從“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轉變,充分彰顯出僑聯的擔當作為。
2020年,新冠肺炎突然襲來,瀘州市僑聯動員海內外僑胞捐贈款物210余萬元、協助采購醫用物資價值近1000萬元,展現了瀘州僑界的責任擔當。
2021年,與麗水市僑聯共同開展“百名華僑結對千名烏蒙山區學子活動”,促成麗水市530名華僑與瀘州1271名學生結對,助學金每人每年2000元,連續資助5年,落實助學善款1000多萬元,獲中國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程學源肯定性批示。
2022年,在2022“一帶一路”華商峰會暨僑界菁英川渝匯上作瀘州專場推介,現場簽約外資投資項目2個,投資金額57億元。助推香港理文造紙簽約瀘州,投資110億元落戶建市以來最大外商投資項目年產110萬噸漿紙項目;助力澳門百力集團投資55億元建設醬酒產業園。
2023年,承辦2023“一帶一路”華商峰會瀘州分線路考察活動,中國僑聯顧問、原副主席王永樂,四川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劉以勤,瀘州市委副書記、市長余先河出席推介會,70余名海內外僑商齊聚瀘州,共謀合作促共贏,現場簽約項目6個,涉及精品農旅、電子信息、現代物流等多個領域,投資39億元……
“這幾年有一個明顯的感受,就是瀘州釋放了很多改革紅利,讓我們僑資企業發展信心十足。”四川省僑商會常務副會長、瀘州市僑聯副主席蒲遙說,瀘州正在以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金鳳凰前來“筑巢”。
截至目前,全市入駐僑資企業48家,近三年投資總額約253.49億元。
一串串數字、一個個項目、一次次活動,維系民生、維系發展,成為了全市僑聯系統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的有力注腳。
桑梓情,故鄉恩,這是鐫刻在每一位海外游子心中無法磨滅的印記。
“瀘州僑聯是海外瀘州人心中永遠的家,在國外,每逢節日還總能收到僑聯的問候郵件和賀卡,讓人倍感親切。”五年來,市僑聯堅持聯系僑界群眾制度,在重大傳統節日向海外僑胞寄送賀年片、發送電子賀年卡,把聯絡聯誼作為了僑聯工作者的一項基本要求,全力為海外僑胞提供暖心服務。
實施醫療惠民工程。推動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建立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西班牙馬德里等2個遠程醫療站,搭建醫院與當地華人協會、海外社團和中成藥、中草藥公司溝通聯系平臺,了解中醫藥需求、當地中醫藥現狀、物資配備等情況,形成當地中醫藥公司(協會)—翻譯整理(醫院)—制作中醫藥手冊(醫院)工作鏈,及時為海外遠程醫療站配備醫院內制劑和道地中醫材,為海外僑胞“送醫到人”。
實施友好結對工程。選聘8名知名僑領擔任瀘州僑界首批“雙招雙引”大使,與美華藥協、加拿大四川總商會、德國巴伐利亞華僑華人聯合會、意大利米蘭華僑華人工商會、菲律賓中華和平發展促進會、全非洲和平統一促進會等全球近20個知名僑界社團和組織建立長期友好合作關系,聯系海外實力僑胞200余名。
實施文化涵養工程。以交流塑影響,承辦“親情中華·醉美瀘州”夏令營、“親情中華·醉美瀘州”慰問演出等品牌活動8次,承辦2022年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瀘州考察線路活動),推動瀘州老窖天府中學與玻利維亞思源華文學校云端牽手等,有效推動了瀘州文化走出國門、走向海外,提升了瀘州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僑界群眾在哪里,僑聯工作就開展到哪里。服務僑胞始終是僑聯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和生命線。
今年初,瀘州市古藺縣一名困難僑眷李德蘭的家屬向市僑聯送來感謝信,對僑聯多年來的關心與幫助表示真誠感謝。原來,李德蘭患精神病唯一的女兒遠嫁香港,生活不能自理,縣僑聯主動作為通過多方協調動員社區僑胞之家的同志經常去看望她關心她的生活,并在重要節日送去慰問金,讓其感受到了溫暖。
近年來,瀘州市僑聯始終把維護僑益作為僑聯的重要職責,切實做好僑界權益維護工作。
推薦綜合素質高、在僑界影響力強的僑界人士擔任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交議案提案90余件;
成立市級“為僑法律服務站”,組織全市僑聯系統開展送法進企、法制體檢等法律服務,為僑界群眾和僑資企業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服務;
制定《瀘州市困難歸僑僑眷扶持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設立年額度為10萬元的困難歸僑僑眷專項扶持金,五年來共籌措落實慰問金近100萬元慰問困難僑眷;
規范涉僑信訪,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四川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的宣傳力度,累計受理來信來訪130余件次,辦結率為100%;
百舸爭流,破浪者領航;千帆共進,奮勇者當先。新的征程上,瀘州市僑聯系統將更加充分發揮匯僑心、引僑智、聚僑情、護僑益的重要作用,更好凝聚共識、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團結帶領全市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奮力開創瀘州僑聯工作新局面,為瀘州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新時代區域中心城市建設貢獻瀘州僑界智慧和擔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