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5日電(鄒立洋)近年來,瀘州市龍馬潭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砥礪奮斗、同心協力,團結帶領全區各族群眾增收致富,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煥發蓬勃生機,為瀘州共同富裕實踐探索注入民族團結新活力。
融合“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凝聚團結奮斗合力。圍繞“民族團結一家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主題,積極探索創新宣傳活動的內容與方式,利用民族普法教育基地(廣場)、民族團結進步示范街道、龍馬石榴紅社區等教育載體,通過現場宣講、轄區宣傳欄、LED顯示屏、“同心龍馬”微信公眾號平臺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深入宣傳民族政策法規,激發廣大黨員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參與民族工作的熱情,奏響民族團結“同心曲”,凝聚民族團結進步“正能量”。
打造“民族團結+特色農業”,激發產業發展潛力。立足全區資源優勢和區域特點,積極打造特色產業,推廣“公司+專合社+農戶”模式,培育“一鎮一品”品牌,形成上聯行業、下聯農戶的發展新格局,著力打造胡市鎮“雙季高粱”、特興街道“羅沙貢米”、金龍鎮“四季果園”等,推動全區農業特色發展,其中胡市鎮來裕高粱專業合作社獲評國家農民合作示范社,“羅沙貢米”被評為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
探索“民族團結+文旅融合”,增加共同富裕動力。積極打造雙加“十里漁灣”、特興向日葵騎游道、胡市彩色油菜花觀光帶等休閑觀光農業,利用土地閑置期間種植應季果蔬,開展“開秧門”農耕文化節“油菜田里尋寶藏”“同心農趣運動會”“親子體驗教育”等體驗活動,帶動各族群眾線上線下參與總人數達30萬人,促進周邊農家樂、“瀨溪河集市”等各族群眾戶均增收2500元,以沉浸式體驗為農業發展賦能,加速推動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