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15日電 (劉剛 陳凡逸)“相比于一把龔扇的價格,印有龔扇元素的發夾、冰箱貼、恐龍擺件等文創產品價格‘親民’,深受市民喜愛,這讓‘非遺’文化更多地飛入尋常百姓家。”近日,在自貢市圖書館一樓的龔扇店面內,四川省“金熊貓”先進個人、自貢市龔扇竹編工藝廠廠長龔倩介紹,這樣的創新做法讓龔扇不僅“活”起來,更能傳下去。

據介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龔扇制扇技藝,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手工藝術的載體之一。作為龔扇傳承人的后代,龔倩從小向長輩學習龔扇制作技藝。功夫不負有心人,2004年,龔倩被評為第五屆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并于2008年由四川省文化廳命名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龔扇”的代表性傳承人。

“要讓非遺技藝更好地傳承下來,讓技藝‘活起來’是關鍵。”龔倩說,她首先開啟了龔扇傳承人自辦企業的先河,打破了龔氏家族技藝不傳外姓的傳統,先后培養藝徒60余人。部分藝徒身懷絕技,并在國家級的大賽中獲得過大獎。

據了解,近年來,龔倩大膽創新,突破龔扇竹編產品原有結構及形態,將單一型作品發展為傳統龔扇竹編類、竹編擺件類、竹編卷畫掛件類、鏡框式掛件類四大類。在受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推薦參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并圓滿結業后,龔倩結合相關培訓知識,開發了部分跨界生活用品,滿足了不同群體的需求,充實了竹工藝品市場,對竹產業和手工竹編技藝的發展起到了積極向上的作用。
據悉,在機械化生產普及的今天,手工技藝更顯珍貴。二十多年來,龔倩堅守著龔扇技藝,有《紅線盜盒》《洛神》《飛天》等20余件手工作品在世界手工藝創作大賽、中國—東盟博覽會文化展、四川省工藝美術精品展中獲獎,她還被四川省總工會、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命名為“四川工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