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2日電(吳平華)今年以來,成都演出市場持續火爆,根據成都市文廣旅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成都各類市場化的音樂節會年均舉辦超2000場次,而在青羊區,這種火爆延伸到了更細分的文化領域:音樂節、livehouse、話劇、音樂劇、沉浸式劇場……一邊是忙著看演出的成都人民,一邊是火爆且品類繁多的演出市場,兩者在青羊的結合,讓演出這個產業找到了新的繁衍生態。

文殊坊上新妙劇場里的沉浸式演出《花重錦官城》、蜀風雅韻里的民間特色絕技表演、非遺博覽園的戶外音樂節……作為聚集了中心城區70%文博資源的青羊區,一直在探索文旅+的新路徑。
沉浸式演藝 文旅IP引爆旅游市場
在青羊區文殊坊妙劇場上演的大型文旅劇《花重錦官城》最近火爆,截至今年10月,《花重錦官城》商業演出場次146場,包場及專場演出10場,入場總人數60000人以上,被選為“四川省文旅演藝精品”,成都市重點推薦舞臺劇,大運會期間向全球機構和來賓推廣。
《花重錦官城》填補了成都市規模駐場演出的空白,成為一張靚麗的成都文化名片。
通過華麗的舞臺效果、精湛的表演和生動的故事情節,《花重錦官城》帶領觀眾從古蜀文明到三國故里,再到煙火成都,穿越成都千年歷史,將成都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串聯起來,讓人體驗了一場天府千年的文化之旅,全方位展示了成都的前世今生,了解成都名勝古跡,親歷南絲綢之路、感受漢服之美、體驗川劇蜀錦等非遺文化,讓觀眾與成都“浸距離”,感受“安逸、文明、包容、進取”的成都文化特色。

同樣是在《花重錦官城》所在的劇場上演的《蘇東坡》文旅版,透過“蘇東坡·瀟灑定風波”和“蘇東坡·豁達寄滄海”兩個篇章,戲劇化呈現了蘇東坡冤獄、貶謫、起復、放逐、北歸交織的后半生,環繞舞臺設計與說書、幫腔等藝術形式的運用,為觀眾帶來一場沉浸式的觀劇體驗,截至目前,已經演出了112場,超3萬人次走進劇場沉浸式觀劇。
據《花重錦官城》出品人介紹,推出《花重錦官城》作為城市文化名片只是公司的第一步,未來還將有更多升級計劃,“成都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成都是旅游的集散地,好吃好玩的太多,想吸引游客留下,需要產業服務+演藝進行配套服務,未來我們希望能營造開放式劇場,將‘妙劇場’及周邊升級為‘妙趣錦官城’,打造成都文化體驗的文創地標空間。第二步則計劃全面呈現沉浸式演繹互動的文商旅融合景區‘花重錦官城’,在四川省文旅精品演藝劇目、成都市重點推薦舞臺劇基礎上,強化‘花重錦官城’的lP打造。”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國的國粹,更是中國戲曲寶庫中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
在青羊,你可以去蜀風雅韻感受一盤川劇的魅力,蜀風雅韻是四川一家集中國傳統藝術表演,民間特色絕技表演和戲曲,戲劇用品于一體的大型多功能梨園勝地,2023年9月,入選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發布的40家全國旅游演藝精品名錄入選項目名單。
打出文化+旅游+演藝的組合拳
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青羊區是成都的原點,青羊歷史起源于六七千年前岷江流域,距今三千五百年左右的金沙遺址達到了史前古蜀文明的頂峰,天府廣場、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館、杜甫草堂博物館、金沙遺址、東華門遺址等文化地標聚集于此,也是外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青羊承載著成都的過去,天府文化公園、天府動力源(青羊航空新城)又連接著這座城市的未來。
據了解,青羊區、郫都區和都江堰市三區市已共同啟動古蜀文明傳承創新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在成都以西,1712平方公里,一個以古蜀文明為規劃核心打造的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正在形成。
這是青羊區、郫都區和都江堰市三地的一次跨區攜手,也是文、商、旅、體的一次跨界融合。在文旅融合上,文旅+戲劇,文旅+音樂青羊區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談及戲劇,其實戲劇在幾十年前就萌芽和扎根于青羊。有出生在小通巷的中國話劇先驅曾孝谷,有成都較早的沙利文劇場,還有現在的一臺好戲·少城方寸劇場、妙劇場、蜀風雅韻……。如今,戲劇文化的再次興起為青羊的文旅市場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談及戶外音樂節,青羊區的非遺博覽園必須有姓名。據非遺博覽園演出運營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已經舉辦了草莓音樂節、元氣森林音樂節、奶油田電子音樂節、夏日生活節、蜜雪冰城冰淇淋音樂節、星巢秘境音樂節、抓馬至燥音樂節7場音樂節,入場觀眾超30萬人,接下來,花田飛行音樂節也排上了日程。
“今年8場音樂節落戶非遺博覽園,我們爭取明年落戶10場戶外音樂節。”非遺博覽園演出運營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后續的規劃中,將通過持續引入強品牌音樂節、會議會展等,進一步深化“國際非遺+”與在地產業資源融合發展,賡續文化特色,擦亮文旅產業發展“新名片”。
青羊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青羊區將深入實施天府旅游名縣提升工作,打出文化+旅游+演藝的組合拳,探索文旅與數字、文創、體育、會展等場景融合發展,構建青羊文旅品牌矩陣,激發文旅市場消費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