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7日電 (唐倩)17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四川戲曲名家肖得美工作室主辦,四川省青年藝術團承辦的“以戲載道·傳承古老川劇青春之美——肖德美百場講座分享”活動,在成都百年“戲窩子”悅來茶園舉行。

現場,川劇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遺川劇傳承人、梅花獎得主肖德美,通過講、唱、念、演,為觀眾展示川劇獨特之美。川劇表演形式獨具特色,聲腔曲調別具一格,表演技藝精湛絕倫,是中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在川劇行業中,有眾多知名演員,為傳承和發展川劇藝術做出了杰出貢獻,肖德美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四川藝術職業學院二級教授,肖德美長期堅持在舞臺一線傳承、演繹川劇藝術,代表作有《草鞋縣令》《芙蓉花仙》《詩酒太白》等代表劇目,成功塑造了風流瀟灑型、溫文爾雅型、瓜嗲魅秀型、氣派官紳型等眾多文生形象。
據悉,肖德美一直致力于傳統川劇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先后前往中國戲曲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天津財經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加拿大溫尼伯皇家芭蕾舞團等高校、藝術院團舉辦了一百多場川劇藝術講座,通過現場講述和表演,讓高校學子、青年觀眾對川劇的唱腔之美、音樂之美、行當之美和身段之美有了更加直觀的體會。
當天,肖德美以《走近中國川劇·共享戲曲魅力》為題進行現場講座,他結合川劇《情探》《摘紅梅》《死水微瀾》等經典臺詞,講述川劇風趣幽默、雅俗共賞等特點。講到川劇唱腔之美時,他還教現場觀眾學唱昆腔、高腔等,并分享了川劇幫腔、打擊樂的重要作用。

除了主題講座,川劇理論家杜建華、劇作家張勇、四川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丁淑梅教授、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院長劉翼、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院長李亞梅教授等,還圍繞川劇的文本之美、音樂之美、川劇傳播的重要性、川劇進校園的意義等進行了探討。創作了《偽裝者》等眾多作品的作家、編劇張勇現場也送上祝福,希望川劇可以通過短視頻、新媒體等渠道,得以“破圈”傳播。
當天,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四川傳媒學院、成都藝術職業大學、成都鹽道街中學等藝術院團、大中小學校的代表參加講座,見證古老川劇在新時代的青春之美。現場的青年學子通過互動提問的方式,進一步了解川劇的文化內涵和重要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