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7日電 (湯雁 吳平華)近年來,四川邛崍平樂古鎮在尊重和保留傳統歷史文化的基礎上,賦予其古鎮現代化的城市文化體驗和產業賦能,讓古鎮既有傳統的天府古鎮生活體驗,又有現代化成都城市生活空間的延展。如今的平樂古鎮將文化本底與創新交融,仍然延續著千年前的繁華與熱鬧。

平樂古鎮是邛崍市文化的核心地標,一座沉睡在成都西南部的千年古鎮,這里是南方絲綢之路首鎮、“天府之國的最后范本”,也是成都旅投集團以文旅融合發展、服務城市發展戰略的示范項目之一。
2000多年前,勤勞的平樂人在這片土地上搭瓦建房,引得商賈云集,作為南方絲綢之路首鎮,將成都地區的工藝和文化輸送到東南亞,乃至中東地區。據《史記》記載,漢使張騫出使西域,見“邛竹杖”,乃知自蜀中出,而平樂正是南絲路首鎮,當年馬幫對外貿易門戶。
川西獨特風貌 保留成都傳統生活場景
走進古鎮,斑駁的墻面留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記。一排房屋整齊排列,檐角向上輕輕翹起,似乎是一個個絕美的笑容。細細的石板路面仿佛透出清脆的回聲,仿佛在向人們傾訴著歷史的久遠和滄桑的變遷。

這座綠水青山環繞中的古鎮,彰顯了天府文化原真生活古鎮的獨特性和優越性。古鎮中居住著的幾乎都是原住民,當地居民與歷史古跡共生共榮,延續這座千年古鎮的“生命”。
在這里,成都旅投集團將天府文化作為項目開發的“根”與“魂”,以獨特的“古鎮+村落+景區”的自然景觀和項目發展體系,確保古鎮發展業態與古鎮風貌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還原小鎮居住的自然肌理。

還原川西建筑風貌,賦予現代場景功能。平沙落雁街區項目一步一景。邛州園研學基地里,釀酒坊、榨油坊、造紙坊、農家小院……處處洋溢著天府文化元素。川西竹海的竹海和山川峽谷,邛州園的漢服、非遺和沉浸式古風體驗場景,形成一幅難得的沃野環抱、密林簇擁、小橋流水的川西田園生活畫卷。隨著文旅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古鎮也成為城市生活空間的延展。悠游古鎮,清新秀麗與人間煙火相得益彰。
天府文化原創IP 豐富成都城市文化名片
2024年3月“天府農趣樂園生態旅游季”主題活動已在平樂古鎮連續開展3屆。
2024年2月“平樂中國年”已在平樂古鎮連續開展11屆。
2023年7月,“帶把吉他去平樂”主題活動已在平樂古鎮連續開展12屆。
2022年元旦小長假,中國成都國際漢服節落地平樂古鎮并連續舉辦兩屆。
2021年端午小長假,平樂古鎮《逸游邛州園,探妙知天工》夜間主題文化實景沉浸式劇情演出正式亮相。
2021年7月,平樂古鎮川西最大的兩天一夜沉浸式劇本殺《臥龍秘寶》公測。
以新場景重塑文化地標,平樂古鎮引領活化更新。從成都旅投集團在平樂古鎮的系列項目開發來看,相比于傳統的“大拆大建”和表面上的面貌更新,成都旅投集團更擅長于通過深層次的文化基因塑造產業鏈條和體驗空間,從根本上改變古老小鎮的發展路徑,使其更符合現代城市及城市人生活的需求。
針對成都“漢服第一城”城市名片的拓展,成都旅投集團通過產品設計、服務完善、運營提升、體驗優化、場景迭代、流量固化等路徑,差異化打造平樂古鎮國風國潮IP。在平樂古鎮通過漢服活動和產業交流平臺的搭建,營造漢服產業和特色體驗空間,讓更多傳統文化的時尚形式,扎根落地,給予養分,任其自由生長,與社會行業資源共享“漢服第一鎮”,而非主觀生硬“培育”。
不同于那些“好看”卻千篇一律的特色小鎮,追求以資源深度融合激發創新,打造特色化天府古鎮品牌的平樂自然擁有了“有趣的靈魂”。
人文+生態 延展城市生活美學空間
對千年平樂古鎮的振興,不僅是對歷史記憶的重溫,更強調的是以先進的理念、成熟的經驗,保護綠色生態、傳承歷史遺產并更新、活化,讓山水田園格局和空間景觀打造有機發展,讓歷史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深度融合。從某種意義上講,平樂古鎮是“煙火里的幸福成都”的美學生活的一個縮影。
未來,平樂古鎮利用生態環境整治、古建修繕活化、城鎮空間織補、產業導入等運營等手段,以史為脈,以文助商,
堅守地方文化獨特性、原真性。通過把山、水、天際線亮出來,進一步呈現片區山形、河流、村落張弛有度的自然空間,從保護、傳承、發展、創新、活化五個維度出發,把自然山水、歷史文化融為一體,形成具有聚合力、帶動性、輻射力的地域文化IP,重塑千年古鎮肌理、天府人文性格。
“轉化生態價值,根植歷史文脈,賦能鄉村振興,延展城市空間,推動旅游不只是為了旅游本身而已。”成都旅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平樂古鎮,探索出了一條實實在在的文旅融合發展之路,從游客走馬觀花地匆匆而過,到消費升級成一種慢生活,再發展到如今到平樂感知成都人“以山為屏 以水為鏡”的詩意生活。不再是存在于中國人想象中的東方意境,而是實實在在的“雪山下的公園城市 煙火里的幸福成都”的生活美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