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4日電 (唐倩)4月12日,“2024年雙流區主流媒體采風活動”在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園啟動。28家來自中央駐川、省、市主流媒體代表們先后走進黃龍溪景區和歡樂田園等地,調研了雙流區文體旅產業發展、公共文化供給、鄉村振興農商文旅融合發展、景區智慧科技公廁等。

位于雙流區的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園規劃面積3090畝,目前已開發完成示范段805畝。這里保留了320余畝松樹、青岡樹、竹林等原始林木,尤其是松林步道,被游客稱為雙流版“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走進這片綠意盎然的世外桃源,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心跳,如夢如幻的畫面宛如童話世界,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觀賞和拍照,每年接待游客近300萬人次。
廣都博物館內以文物陳列、展覽的方式,通過考古出土的實物證明雙流近10萬年的人類活動史,4500文化史,2300年建縣史。該館建筑面積9037平方米,建筑融合了漢、唐風格,游客可以通過建筑外觀就能直觀地感受到中國古代建筑文化,它與自然山水田園相結合,能讓游客感受到雙流人民對歷史的敬畏與尊重。4A旅游景區海濱城,海洋生物有三百多種三萬三千余只,而最著名的就是鯨鯊。每年都會吸引1352.01萬人次到此打卡。
為著力抓好文體旅產業發展,雙流區提升黃龍溪、海濱城、歡樂田園、空港花田等地的基礎設施43個,開發“雙流HOW禮”等旅游商品七大類60余種,培育永安湖省級水利風景區等8個旅游品牌,觀自在、彭鎮老街、空港運動公園等6個點位獲評“最成都·生活美學新場景”,雙流體育中心、空港體育公園、空港花田入選成都市第三批消費新場景。2023年全區接待游客2589.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02.8億元,同比2019增長30.59%。

除此之外,雙流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打造標準化、產業化的特色水果基地,規劃品嘗鄉村水果采摘游線路,致力打造一年四季都有的“鄉村采摘節”,帶動周邊農家樂、露營休閑、手工體驗等鄉村旅游業態,提升農業產業附加值,致力打造農商文旅融合發展的美麗鄉村旅游名片。
通過提升打造空港創意都市現代農業園區,形成田園消費新場景。雙流區如今已創建市級鄉村旅游品牌4個,建成牧馬山農業公園、廣都博物館等。為加快鄉村振興農商文旅融合發展,雙流區還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探索“農業+”“林盤+”等發展模式,培育旅游觀光、生態康養、農耕體驗等業態,打造黃水鎮、彭鎮兩個萬畝產業園,做優雙流“二荊條辣椒”“冬草莓”等國家地標產品品牌。同時,堅持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發展集種植、體驗、觀光、休閑等一體的現代都市農業,打造都市近郊游目的地。
為了讓游客方便快捷地定位到廁所信息,雙流區對今年新建、改建旅游廁所全部進行了電子標注。在海濱城衛生間的圓形大廳內,擺放著三張皮革座椅,墻上掛著藝術照和漁網海洋裝飾物,“海洋風”撲面而來。廁所內有家庭衛生間、男衛生間、女衛生間、母嬰室,照顧到了不同群體的需求。
雙流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讓游客有更舒適的旅游體驗,雙流采取新建與改建結合、養護與提升并舉的方式,對景區、公園、鄉村旅游點等地廁所提檔升級。先后新(改)建海濱城旅游景區、黃龍溪景區等地的旅游廁所54個;同時還對4A級景區黃龍溪生態旅游廁所的環境衛生、標識標牌等相關服務設施進行完善整改,并對A級景區、生態旅游示范區內廁所實施“一廁一碼”進行宣傳、張貼二維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