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3日電 “每天都能接到好幾個電話咨詢還有沒有房間,外地游客也越來越多!”“五一”臨近,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紅格鎮民宿迎來一輪“訂單潮”。面對蜂擁而至消暑、度假的游客,各家民宿老板樂開了懷。

這樣的場景,生動反映出鹽邊縣以創建“天府旅游名縣”為牽引,加快構建全域全季全業態陽光康養度假新格局,走出一條農文旅融合推動鄉村振興的坦途。
“鹽邊的陽光、氣候、美食、美景吸引了我,這里自然資源豐富,營商環境好,是很好的投資地,我對鹽邊發展前景非常有信心。”在成渝經濟圈民宿產業發展聯盟副主席、四川省研學旅游產業促進會住宿業分會會長郭忠看來,鹽邊康養文旅近年來突飛猛進,有自然資源先天優勢,更多的是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推動產業發展,形成了辨識度、打響了好品牌。很多場合,郭忠自稱為“新鹽邊人”,其在鹽邊紅格鎮聯合村投資興建的民宿不久也將迎來開業。
郭忠的故事在鹽邊并非孤例。從引進珠海天沐集團打造高端溫泉休閑產業,到紅格競訓基地改造、二灘湖開發穩步推進,再到露營旅拍、鄉村民宿、研學旅行、特色餐飲和非遺文化融合發展、初步成勢,“滋味鹽邊”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來鹽旅游康養人數持續增長。
民宿金芋別院每個假期房間幾乎都是爆滿。酒店運營總監,從事魔芋精深加工的鄒開娟正謀劃在鹽邊打造全國首個魔芋公園,持續研發魔芋系列產品。
2023年,從鹽邊縣桐子林鎮金河村河口組到歐方營地,金納路入選全省最美農村路。“金納路聯通千田灣4A級景區、菩薩巖、二灘森林公園,沿線民宿、水果采摘園眾多,是美麗鄉村旅游示范路樣板,也是我縣‘康養+農旅+產業’的特色觀光項目。”金河村黨委書記馮正偉介紹,隨著金納路建成,金河村交通運輸條件提升,文旅市場越發紅火,當地芒果產業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壯大。
如今,鹽邊旅游外通內暢,動車4小時成都直達,G4216沿江高速有望年內通車;對內暢通微循環達成新突破,農村公路大力新建改建,實施“旅游路”、補齊“末梢路”、建設“產業路”,行政村通暢率100%。鹽邊縣著力改善全縣旅游基礎設施條件,穩步推進文旅項目建設,以文旅融合發展反哺鄉村全面振興、城鄉高品質融合。
“近年來,鹽邊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讓游客在‘快進慢游’中可看、可賞、可玩、可體驗,達到居者自豪、來者依戀、聞者向往。”鹽邊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
春有柑橘桑葚、夏有藍莓西瓜、秋有芒果紅梨、冬有草莓枇杷,各種觀賞采摘經濟在鹽邊遍地開花的同時,“國儲林+碳匯+中草藥+金魔芋”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初步構建、鵪鶉養殖試點成功、馬掌溯溪營地等新型消費場景激發經濟活力、阿木詩依系列文創產品與非遺文化實現融合高質發展,鹽邊農旅融合呈現多點開花、產業鏈條枝繁葉茂格局。2023年,鹽邊縣82個村(社區)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超5萬元。

鹽邊縣把發展全域全季全業態旅游作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依托獨特優質文旅資源,讓村集體和群眾融入產業鏈、吃上旅游飯,實現富民強村、共同富裕。為此,鹽邊以“陽光、溫泉”“節慶、賽會”“餐飲、文化”“政策、金融”引領消費,推出一批“必嘗”的風味餐飲,打造一批“必游”的精品線路,開發一批“必玩”的景區景點和網紅打卡處。數據顯示,2023年,鹽邊縣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6%和7.3%,城鄉收入比縮小至1.98。(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