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yazj > 中新網四川

綿陽北川:齊心繡羌繡 共繪同心圓
2024年07月13日 17:37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韓金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3日電 (呂黃梅 楊秀玲)7月12日,參加川臺青年大禹文化研學實踐交流活動的20余名臺灣青少年,把他們在北川繡娘精心指導下繡制《尋根大禹故里 傳承中華文明》的羌繡作品放在四川綿陽北川大禹文化陳列館進行陳列。

臺灣青少年與北川繡娘共同完成羌繡作品《尋根大禹故里 傳承中華文明》。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臺灣青少年與北川繡娘共同完成羌繡作品《尋根大禹故里 傳承中華文明》。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據介紹,該幅羌繡為89厘米見方,運用了12種色彩,共繡158882針。每一針每一線皆凝聚著臺灣青少年的辛勤付出與深厚情感,這既為藝術精品,也生動展示兩岸青少年間的深厚情誼。

  該幅羌繡作品以圓圈為核心設計元素,精妙地體現了兩岸同胞親如一家,攜手追求實現中華民族的美好愿望。在圓圈外的四周,繡有四朵羊角花,仿若四顆璀璨星辰,象征著兩岸同胞世世代代血脈相通,共同綻放出希望與美好的光芒。青少年時期的大禹形象呈現在作品中央,他肩扛耒耜,目光堅定,仿佛即將踏上治水之路。這一形象不但展現出大禹治水的堅毅決心和無畏精神,也象征著中華民族面對困境堅韌不拔的品格。羌族碉樓和浪花圖案在作品中相互交織,與大禹的形象相得益彰,共同講述著北川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和悠久歷史。

臺灣青少年在北川繡娘精心指導下繡制羌繡作品《尋根大禹故里 傳承中華文明》。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臺灣青少年在北川繡娘精心指導下繡制羌繡作品《尋根大禹故里 傳承中華文明》。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大禹在空間方面的拓展,還有李白的唐詩及其才華、想象力,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在時間上形成了跨度,這種時間與時間、空間與時間的交錯,極大豐富了整個中華的文化,讓現代人在其生命維度里實現了時空的拓展。”臺灣青年敏欽說。(完)

相關推薦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图揄拍自拍另类图片 | 最新亚洲国产AV | 日本视频观看无卡免费精品页码 | 亚洲欧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黑人在线免费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