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鄧涵予
落地了!7月21日下午14:30分,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外聯部專職副部長王光亮等一行5人觀摩團順利抵達東京成田機場,經過近5個小時的檢測、入境流程,觀摩團于19:20分正式進入東京境內。
成都大運會觀摩團此行的觀摩時間從7月21日起,至29日結束,共9天。按照東京奧組委要求,所有參與本屆奧運的觀摩團均需在入境前提交一份“行動計劃”,在這一清單中,成都大運會觀摩團目的地城市只有一個——東京。
東京成田機場:防疫組織有序值得學習
成都大運會觀摩團此行主要目的其中之一便是觀摩體驗抵達東京的第一站——機場。據了解,本次奧運會對于入境人員的防疫措施早在一個多月前便開始了,東京奧組委要求所有奧運參與者提交入境前14天的活動計劃,唯有獲得批復才能在OCHA App上注冊獲得綠碼,后者也是相關人員出境、入境的重要憑證。
在抵達東京成田機場后,依次審核完護照、注冊卡、健康卡、OCHA綠碼、90小時、72小時內核酸檢測報告等信息后,便是又一次的核酸檢測,所有人自助采集唾液,并提交樣本,經過2小時20分鐘的等待,成都大運會觀摩團拿到陰性證明,領取奧運證件。晚上19時20分,觀摩團一行人正式進入東京境內。
整個流程體驗下來,王光亮最大的兩個感受就是:組織有序、工作仔細。“首先機場每個環節都安排了座椅,雖然流程需要5個小時左右,但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著等,利用每個座椅間隔一米,自然就把人分隔開來;第二工作人員很仔細,會一遍一遍的提醒你前方要用到什么資料、什么證件,并看著你把三個證件拿到最前面來,這樣輪到我就很快能辦好。而且并不是用大喇叭宣布,整個現場很安靜,節奏控制的也很好,他們做事的仔細是我們特別能借鑒的地方。”王光亮介紹說。
如果一定要說還有提高空間的,王光亮認為是語言,這也是非英語母語國家辦賽的一大難點。在成都大運會籌辦的過程中,執委會也很重視語言的培訓。“前期我們已經對工作人員做了很多相關培訓,包括英語術語的背誦,也在各個部門強調要加強英語學習,后期招募志愿者還會在語言板塊加強培訓。”
大運會18個項目:觀摩15個比賽場館
競賽是一場國際體育賽事的核心。在即將于2022年舉辦成都大運會中,共設置射箭、體操、田徑、羽毛球、籃球、跳水、擊劍、柔道、藝術體操、賽艇、射擊、游泳、乒乓球、跆拳道、網球、排球、水球和武術18個競賽項目。
根據東京奧運會的比賽設置,這18個項目全部將在東京舉行,這也為觀摩團降低了觀摩的時間成本。
在有限的9天時間里,觀摩團預計將觀摩15個比賽項目場館,也就是說,觀摩團將無緣觀摩7月30日開賽的田徑、8月6日開賽的藝術體操、以及未列入奧運比賽項目的武術。
“觀摩將涵蓋入境、交通、住宿、餐飲、志愿者服務、場館設施、觀眾導引、氛圍營造、辦賽遺產、安保服務、醫療和反興奮劑服務、媒體運行等多方面的內容。”王光亮表示。
在大運會觀摩團的“行動計劃”中,除了15個比賽場館之外,還預計觀摩奧運村以及奧委會下榻的酒店,9天將一共走訪17處場地。
“因為防疫需要,東京奧組委對賽事觀摩活動有所限制,觀摩人數也會根據疫情的情況而變化。我們的實際行動不能超出計劃范圍,但是時間上可以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進行安排調整。”王光亮說。
觀摩團重點關注:開閉幕式自助頒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7月12日起,東京及周邊的千葉縣、埼玉縣、神奈川縣第四次進入緊急狀態。東京奧運會期間,實施緊急狀態地區的比賽場地將以無觀眾形式辦賽,同時東京奧運會開幕式也將以無觀眾形式空場舉辦。
此外,東京奧運會開幕式有可能將出席人數壓縮至1千人以下,只有持東京奧運會參加資格證的人員才被允許出席。
在當下全球形勢下,舉辦大型國際賽事必將面臨防疫工作的挑戰,即將于2022年6月26日至7月7日在成都舉辦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也是如此。那么如何“空場”舉行開閉幕式、“空場”辦賽?如何不影響運動員的競技和心理狀態?在空場情況下各種官員又如何觀賽?這是成都大運會觀摩團此行要著重關注的。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東京奧運會將采取自助式頒獎,獲獎運動員將自行拿取托盤上的獎牌、自己佩戴在脖子上。此外,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還表示,在頒獎儀式上不會采取握手、擁抱等祝賀方式。
“身為大運會工作組,我們還會關注頒獎環節,希望看到自助頒獎的整個流程,我們將親身體驗整個過程。”王光亮表示。
如今,在成都大運會開賽之前,能夠有機會親臨奧運會的賽場,對大運會執委會來說,也是一個觀摩學習的寶貴機遇。在這一次行程中,大運會觀摩團還將拍攝視頻VLOG,盡可能帶更多信息回來,做得好的地方借鑒,有漏洞的地方則想辦法彌補。
“因為疫情影響,我們這次無法直接與當地工作人員交流吸取經驗,更多地需要我們親眼去看、親身體驗。”王光亮說,“希望通過觀摩東京奧運會,為大運會更好地舉辦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