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第四屆全民健身冰雪季 活動主辦方供圖)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 薛劍
2月15日,北京冬奧會上,蘇翊鳴發揮出色奪得金牌,谷愛凌頂住壓力獲得銀牌,再度成為全民關注熱點。
借力奧運東風,這個冬天,冰雪運動全面升溫,地處南方的四川,同樣上演冰雪熱。一方面是蘇翊鳴、谷愛凌等在賽前都南下來到這里訓練,5位四川運動員走上冬奧賽場,專業體育設施和職業培養體系日臻完善;另一方面,西嶺雪山、瓦屋山、畢棚溝、成都融創文旅城等迎來冰雪體驗人潮,春節期間紛紛進入西南地區人氣景區前十名。
近幾年,四川冰雪運動經歷了從零到有的快速發展過程,并瞄準從有到強的發展目標。去年發布的四川省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將實施“冰雪運動跨越發展成為西部第一、奪取冬季奧運會1枚金牌、每年群眾參與冰雪運動1000萬以上、冰雪產業產值突破300個億”的冰雪運動發展戰略。

(曾家山滑雪場景區供圖)
獨特地理資源,賦予冰雪運動先天優勢
相較于黑龍江等北方地區,位于西南的四川起步較晚,提出跨越發展的目標,來自于四川獨特的底氣——這里并不缺雪資源。
四川雖然氣候溫潤,但由于地處青藏高原向平原地區的過渡地帶,海拔落差高達7000米,獨特的地形地貌,給了四川特有的“暖雪”資源。
在四川境內,終年積雪不化的雪山超過10座,季節性雪山更是星羅棋布。1月18日,國家文旅部以“筑夢冰雪·相伴冬奧”為主題,發布了10條全國冰雪旅游精品路線,四川多地上榜,西嶺雪山滑雪場、九鼎山太子嶺滑雪場、鷓鴣山滑雪場、畢棚溝滑雪場等成為沿線冰雪旅游點位。
相較于北方,高海拔落差形成的冰雪天地,氣候更為溫暖。例如因“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而聞名的成都西嶺雪山,距成都市區僅100余公里,海拔從1260米——5364米不等,每年的12月初至次年3月底為積雪期,積雪厚度達60厘米以上,雪質優良,形成南方獨特的林海雪原奇觀,與北方相比又能保持相對較溫暖的氣候,可以算是全國最溫暖的戶外滑雪場,雪季平均氣溫不低于零下6℃,很少遇到極寒天氣。

(西嶺雪山景區供圖)
近年來,西嶺雪山已發展西南地區最具知名度的專業戶外滑雪場,可以容納2000人同時滑雪,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公布首批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單,全國共12家入選,西嶺雪山入選,且是名單中唯一位于南方的滑雪場。
西嶺雪山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正值冬奧,西嶺雪山舉辦的冰雪活動從2個增加至6個,吸引了不少來自廣東、福建、上海等東南部沿海地區游客慕名而來,男女老少皆可體驗冰雪樂趣。


(西嶺雪山景區供圖)
不僅僅有西嶺雪山。光是在成都周邊,3小時內車程可達的還有眉山瓦屋山、阿壩茂縣九鼎山、綿陽九皇山等多個冰雪體驗場地。
四川冰雪游另一大特色則是室內人工雪場,可以做到“365天,天天可滑雪”。包括亞洲最大規模室內滑雪場都江堰融創雪世界,8萬平方米雪域中,擁有7條不同等級滑雪賽道,全面滿足各類層級的滑雪愛好者的需求。
而谷愛凌、蘇翊鳴曾在此進行封閉訓練的中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旱雪場——新都尖鋒旱雪四季滑雪場,自2017年起就已是國家滑雪隊的訓練基地,通過專利生產技術,模仿出真雪體驗,且環保性能突出,產品遠銷國內外,賣到了美國、加拿大、日本、瑞士等滑雪大國。也正是基于在這里的訓練,此前谷愛凌以1620度的高難度動作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成功奪冠。
因為谷愛凌奪冠后媒體的聚焦,這家相較“低調”的旱雪場也火了,據了解,谷愛凌奪冠后,尖峰旱雪四季滑雪場在同程旅行平臺的搜索熱度實時上漲至平日的15倍。
迎著冬奧東風,短短幾年間,四川冰雪產業從零起步,投資規模超過50億元。現在全省已有47個冰雪觀光旅游景區,建成雪場16個、冰場10個,在南方地區冰雪運動基礎設施建設中位居前列,一改昔日“玩冰戲雪去東北”情景,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冰雪樂趣,可以賞雪、玩雪、滑雪,
推廣普及大眾冰雪健身運動,從體驗者成長為愛好者
2019年,在推動“北冰南展、西進東擴”戰略背景下,積極響應“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號召,四川在南方地區中較早開啟了冰雪大眾推廣普及,打造全民健身冰雪季這一冰雪項目品牌賽事和大眾健身品牌。

(四川第四屆全民健身冰雪季活動主辦方供圖)
短短3年來,通過不斷增設項目、擴大規模、延長周期,持續豐富和優化“全民健身冰雪季”的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成效十分顯著。四川省冬季項目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段渝川告訴記者,從首屆的200余萬人次參與,到第三屆時已增加到600余萬人次參與,前三屆四川省全民健身冰雪季參與人數已累計達到1200余萬人次。
在冬奧會開幕前,以“全民迎冬奧”為主題的第四屆全民健身冰雪季也在阿壩理縣鷓鴣山自然公園正式啟動,目前正在持續火熱進行中。“相較于前三屆,第四屆活動有了更多基礎設施,參與市州更多,聯動成都、阿壩州、樂山、綿陽、雅安、眉山、廣元、達州等地。項目也更加廣泛,包括競技冰雪類、群眾體驗類、推廣普及類等,線上、線下結合,在讓冰雪季覆蓋四川全地域、全行業、全年齡段。我們預計第四屆活動結束后累計參與人次將突破2000萬。”
得益于冬奧會東風,四川冰雪運動加速升溫,2022年元旦假期,成都躋身冰雪愛好者城市狂熱度榜單前三,春節期間,更是迎來人潮。據驢媽媽旅游網發布數據,春節期間西南地區旅游景區人氣排行榜中,西嶺雪山、瓦屋山、畢棚溝、成都融創文旅城均上榜,占了40%。尤其是西嶺雪山,可謂一票難求。每天一大早,景區就不得不發布公告宣布當日門票已全部售罄。據了解,大假七天,西嶺雪山接待游客超過8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萬人,漲幅超過30%。
經過連續幾年的全民健身冰雪季,也帶動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從體驗式消費者,成長為長期堅持冰雪運動的愛好者,大眾熱情與產業發展形成良好循環。
段渝川告訴記者,近幾年,冰雪運動的社會指導員人數大大增加,一部分來自北方地區的專業運動隊員,另一部分則來自于本土培養。
面對日益增多的滑雪愛好者,西嶺雪山還建立了滑雪學校。春節假日期間,每天在現場執教的滑雪教練大約達到了180名,服務時間從早上6:30一直持續到晚上9:00。
據成都市體育局統計,截至2021年12月,當地參加冰雪運動培訓的人數從2020年的1000人不到,增至4000人,包括各年齡層群眾及家庭。教練團隊從2017年前的不到60人,已增長至200人。
“如今,四川冰雪運動的習慣已經培養起來了,形成了良好的群眾基礎。”段渝川說,當冬奧會結束后,這樣的習慣依然會延續下去。
瞄準西部第一,打造冰雪運動新場景
得益于獨特自然優勢和,四川冰雪發展步入快車道,但要實現四川體育“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所提出的“西部第一”,該如何實現?
在段渝川看來,主要可以從競技體育、全民健身、青少年培育、冰雪產業四個方面來著力。
據了解,在競技體育方面,將實施冬季項目躍升行動,加快冰雪運動項目建設步伐,擴大冬季運動項目規模,推進高山越野等5支專業隊組建工作;同時實施“冬季項目后備人才培養工程”,完善聯辦國家隊組建、選拔、訓練、管理等各項制度,建立規模、布局和結構合理的冬季項目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增設3個后備人才基地。還有加大冰雪項目選材力度,引導社會資本加強冰雪項目場地設施建設,推進新都國際標準室內速度輪滑館、尖峰旱雪場改擴建等工程建設。

(四川第四屆全民健身冰雪季活動主辦方供圖)
而在冰雪產業方面,根據規劃,明確提出著力建設包括冰雪運動在內的四大運動產業帶。包括將實施提升成都西嶺雪山、阿壩九鼎山、綿陽九皇山、廣元曾家山、都江堰融創雪世界等滑雪場的運動休閑服務水平,配套建設滑雪學校,打造高品質滑雪運動度假目的地;依托四川南方“暖雪”資源優勢,鼓勵有條件的市(州)積極引導社會力量科學規劃建設一批冰雪運動場地設施。加快培育一批有品牌與競爭力的冰雪運動企業,以技術創新促產業升級,不斷提升本土冰雪企業自主研發能力,打造冰雪產品高端品牌。
冰雪運動都具有極強的旅游屬性,多年研究冰雪產業的成都體育學院教授劉青認為,四川的冰雪資源獨特性在于有雪的地方往往在高海拔地區,冰雪運動與文旅產業更是有著緊密的聯系,應該結合起來共同推動打造。劉青表示,體育旅游是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的新興產業形態,涉及健身休閑、競賽表演、裝備制造、設施建設等業態,在培育滑雪基礎、全面提高群眾參與度的同時,應該將冰雪產業與景區打造、特色文化展示等結合起來,期待通過“體育+旅游”的模式,同時拓展旅游外延,促進“文-體-旅”產業深度融合,讓以前的“冷冰雪”真正成為“熱產業”。
這樣的融合,在不少地方已經先行先試。阿壩州是旅游資源大省,但在過去,冬季往往是淡季。今年隨著與冰雪體驗的結合,大力發展冰雪運動,冬季也成為旺季。據了解, 目前阿壩州已建成茂縣九鼎山太子嶺、理縣畢棚溝、理縣鷓鴣山、理縣孟屯河谷、松潘奇俠溝等5個滑雪場,投入運營等級雪道23條。滑雪場的火爆,也帶動了周邊民宿、餐飲等的熱度,極大拉動了整體冬季旅游情況,據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統計數據,在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州共實現接待游客65.4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8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57.48%和62.16%。
附:四川部分雪場和冰場名單(排名不分先后)
太子嶺滑雪場
西嶺雪山滑雪場
鷓鴣山滑雪場
巴山大峽谷羅盤頂滑雪場
峨眉山滑雪場
孟屯河谷滑雪場
卓瑪灘冰雪娛樂場
曾家山滑雪場
九皇山滑雪場
奇峽溝冰雪歡樂谷
五鳳溪·坡坡上·戶外運動樂園
融創雪世界
新都尖峰旱雪四季滑雪場
美洲四季滑雪場
冰紛萬象滑冰場
加中冰上運動中心
冠軍冰場
滑嚕嚕四季滑雪場
世紀星滑冰場
海濱歐悅真冰場
The Rink大零成都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