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4月21日電 題:四川天保工程實施20余載:為保護長江黃河上游生態豎起堅實屏障
作者:單鵬 安源 苗志勇
早晨7時,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黃柏國有林場杉樹坪護林點的林間小屋,護林員陳奇安和邱小菊夫婦做著上山前的最后準備:丈夫陳奇安用力系緊解放鞋的鞋帶,妻子邱小菊則仔細清點著隨行物品。事畢,他們一個扛起鋤頭,一個拎起鐮刀,沿著鋪滿落葉的山路向茂密的樹林走去!敖诘闹饕ぷ魇亲o林防火,要沿著15公里的護林道路清理兩側的枝椏,還要砍出一條近5公里長的防火隔離帶!鼻裥【照f。
陳奇安、邱小菊的父母是上世紀80年代的護林員。受父母影響,從通江林業技校畢業后,這對夫妻在1997年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選擇:堅守大山,在杉樹坪護林點守護5500余公頃的樹林。次年,陳奇安、邱小菊的選擇與四川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以下簡稱天保工程)發生交集:1998年9月1日起,四川省阿壩、甘孜、涼山、攀枝花、樂山、雅安6地,計57個縣460萬公頃的原始森林全面停止采伐,實行長年管護。這標志著我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在四川省率先啟動 。

如今的黃柏國有林場。黃柏國有林場供圖
四川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天然林資源十分豐富。新中國成立后,為支持國家建設,四川先后建立100余家森林采伐企業,累計生產木材1.2億多立方米,上繳利稅數十億元。但由于長期過量采伐,四川森林資源危機日漸突出,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狀況持續惡化,1998年發生的長江特大洪災敲響了生態警鐘。
“上世紀90年代,黃柏林場砍伐嚴重,原本郁郁蔥蔥的樹林幾乎被砍光了,只剩下碗口粗的小樹!鼻裥【毡葎澲硎。黃柏國有林場總面積6.93萬畝,因境內早年盛產黃柏,并建有黃柏加工廠而得名。由于長期采伐,該林場一度面臨資源危機、經濟危困、生態危害“三!本置。

護林員陳奇安(左)和邱小菊(右)夫婦。巴中市委宣傳部供圖
據黃柏國有林場場長陳俊介紹,為度過危機,黃柏國有林場從1998年起停止砍伐,把林場上百名砍樹人轉變為栽樹人、護林人。自此,一場轟轟烈烈的植樹造林行動在這片林場展開!20多年來,林場恢復情況良好,目前有6個護林點,30名護林員日夜看守,同時林場進一步完善林區基礎設施,改善林場生產生活環境,創建森林康養基地,讓林區‘活’起來、生態美起來!标惪”硎尽

護林員陳奇安(左)和邱小菊(右)夫婦。巴中市委宣傳部供圖
黃柏國有林場森林保護和植樹造林取得的成績,是四川天保工程的縮影:1998年到1999年,四川停止了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在2000年至2010年天保工程一期,四川繼續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工程實施單位常年管護森林資源2.88億畝;在2011年到2020年天保工程二期,四川繼續全面保護天然林,開展公益林建設650萬畝。截至2019年底,四川省林地面積達到3.73億畝,森林面積由1997年的1.76億畝增加到2019年的2.89億畝,森林蓄積由13.86億立方米增加到18.97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24.23%提高到39.63%。
“目前看,天保工程實施后成效顯著,四川森林資源大幅增加,動植物種群數量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經濟不斷壯大,林區民生顯著改善,生態功能有效增強!彼拇ㄊ×謽I和草原調查規劃院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劉波表示。
天保工程更重要的意義,是對長江、黃河上游生態保護起到積極作用。劉波表示,通過監測,2019年四川天保工程區森林生態系統涵養水源量573億立方米,減少土壤侵蝕量11129萬噸,減少土壤有機質和土壤氮磷鉀損失量1442萬噸,固定碳量5205萬噸,釋放氧氣11111萬噸,吸收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和塵埃4.26億噸,“天保工程為保護長江、黃河上游生態豎起一道堅實的屏障!
“下一步,我們還將對退化森林實施進一步生態修復,對現有森林資源提質增效,探索出一條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之路!眲⒉ū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