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zxjzzsc > 中國新聞網

四川郫都區發現目前成都平原春秋時期最大規模墓地
2021年08月25日 14: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網成都8月25日電 (記者 岳依桐)記者25日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2021年3月至今,考古人員對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犀浦街道的犀園村遺址進行詳勘和搶救性發掘后發現,該遺址是成都平原少有的從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時期連續發展的遺址,其春秋時期的墓地是目前成都平原發現的同時期規模最大的墓地。

  遺址航拍。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犀園村遺址發掘現場負責人熊譙喬介紹,遺址面積約3000平方米,此次搶救性發掘面積1617平方米,發現了豐富的遺跡現象并出土大量遺物。共清理出西周和春秋時期的墓葬80余座,出土大量青銅器、玉石器、陶器等遺物。

  熊譙喬認為,從遺跡和遺物來看,遺址年代可以分為西周中晚期和春秋時期兩個大階段。西周中晚期的遺跡為大量房址、灰坑、窯址、灶等生活類遺跡以及少量墓葬,遺物主要為罐、甕、盆等生活類陶器,說明該遺址在這一階段是作為居住址使用;春秋時期的遺跡為大量墓葬以及少量灰坑、灰溝等,遺物主要是隨葬用的青銅劍、磨石以及陶罐等,說明該階段主要是作為墓地使用。

  “該遺址的主體年代為周代,歷時性長,是成都平原少有的跨越西周、東周的先秦遺址。”熊譙喬說,此前成都平原發掘過上千座東周墓葬,但絕大多數都是戰國墓葬,可以明確斷定為春秋墓葬的屈指可數。該遺址的發現對于成都平原周代文化細化時間維度、復原歷史文化面貌、重現社會組織形式、揭示喪葬習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熊譙喬介紹,犀園村遺址發現了大量西周時期的建筑遺存,主要分為基槽式建筑和柱洞式建筑兩種。大規模的建筑群和特殊的奠基行為表明該聚落等級應該不低,應該是一處中心性聚落址。到了春秋時期,該遺址主要作為公共墓地使用,墓葬中出土的大量柳葉形劍,體現了古蜀亦農亦兵的社會組織形式。

  以往在成都平原發現的先秦遺址中,春秋時期的遺址較少,出土陶器也不甚豐富。熊譙喬介紹,此次發掘出土了大量春秋時期的可復原的陶器,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質和時代特征,填補了成都平原春秋時期考古學文化的空白。遺址東周墓葬中還發現了大量隨葬用的鹿骨,反映了當時狩獵業的發達,表現出狩獵在古蜀人的生產和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熊譙喬說,該遺址發現的春秋時期墓地排列有序,朝向統一,顯然經過精心規劃,表明該區域是一處重要的公共墓地,對于深入研究成都平原古蜀先民的喪葬習俗、禮儀制度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另外,在熊譙喬看來,該聚落在西周時期為居住址,東周時期為墓地,這種歷時性的變化正是探討聚落變遷及其背后動因的絕佳材料,對于分析和研究古蜀聚落的社會結構和文化變遷提供了重要的范本。(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国产1024 | 最新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 亚洲视频i在线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本 | 日本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 日本欧美亚洲日韩在线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