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涼山,瓦吾小學足球隊孩子們進行比賽。 張浪 攝
中新網成都1月21日電(單鵬 岳依桐)促進教育公平是一項關系民生福祉的工程。據2022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四川民族自治地區15年免費教育惠及學生172.8萬名。今年的四川兩會,促進民族自治地區教育持續發展,是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之一。
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甘孜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洛絨曲批在建議中提到,甘孜州理塘縣委、縣政府通過集中辦學、規模辦學后,生源不斷增加,幼兒園至初中階段學生數已達到15932人,未來幾年內理塘縣在校學生人數還將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2025年理塘縣中學人數將達到歷史最高峰,“爭取在甘孜州理塘縣建設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滿足當前理塘及周邊縣教育需求。”
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涼山州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熊仿秋關注涼山教育發展問題。對于涼山州學前普及普惠難度大、小學階段寄宿率低問題,熊仿秋建議,加大“學前學普”支持力度,“據測算,到2024年,涼山州還需新建改擴建30萬平方米園舍和附屬設施,增加幼兒園學位2.6萬個,建議統籌中央、省級項目資金和東西部協作資金8億元,用于解決剩余10萬平方米園舍和附屬設施建設資金缺口。”
熊仿秋在建議中提到,涼山州職業教育發展還面臨學位供給不足、辦學條件滯后、培養質量不高等難題,“加大職業教育支持力度,建議出臺省內高職院校對口幫扶涼山政策,在醫療教育、現代農林牧業、康養旅游等技能人才培養方面加強幫扶合作,幫助涼山培養一批發展急需的本土技能人才。”
“民族地區教育水平的提檔升級涉及硬件提升和軟件提升兩個方面。”四川省政協委員、四川省學校文化建設研究會會長高善峰表示,在民族地區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到位基礎上,應當更加關注學生的思想建設、心理健康。
據了解,由高善峰牽頭發起的公益項目“小善叔叔信箱”近年來一直在甘孜州石渠縣開展服務,陪伴當地4所學校的5500名中小學生成長,著重關注當地學生的情感心理需求等。此次上會,高善峰帶來提案《民族地區教育的提檔升級,應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他在提案中建議,政府應加大相關方面的投入,通過講座、活動、與專業機構合作等方式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夯實民族地區青少年群體學習、發展的基礎,為教育提檔升級提供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