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5月13日電 (記者 張浪)13日,首列裝載著來自華南、華東地區的VR眼鏡、機械設備、百貨等50個貨柜、貨值超千萬元的海鐵聯運班列從南沙港運至成都國際鐵路港,將在成都報關后搭乘中歐班列出口至莫斯科,這標志著“南沙港-成都-莫斯科”海鐵聯運首趟班列順利開行。
該海鐵聯運線路是成都國際鐵路港聯合南沙港、中鐵快運深化合作落實保通保暢的有力探索,班列的開行大大提高了貨物運輸時效。線路開通后,從南沙港到成都國際鐵路港約2175公里,運行時間3-5天,再接續中歐班列,沿海地區的外貿貨物出口僅僅需要10余天。

海鐵聯運班列從南沙港運至成都國際鐵路港。 成都國際鐵路港供圖
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多式聯運部副主任吳佳介紹說,在南沙港鐵路未開通前,南沙到俄羅斯的貨物都是走海運,需要35-40天。南沙港鐵路通車后,貨物由船舶運輸到南沙港口后直接通過鐵路運到成都國際鐵路港,實現海鐵無縫銜接,光時間上就要節約20多天。
“三方合作致力于打造疫情期間鐵路受理綠色通道,以‘一站式’的通道為貨主節約了運輸時間、節省了中間環節、形成了方便快捷的運輸模式,助力華南、華東等地區的客戶解決了珠三角、長三角國際物流運行不暢的難題。”吳佳介紹道。

海鐵聯運班列從南沙港運至成都國際鐵路港。 成都國際鐵路港供圖
“為保障此次專列順利開行,促進外貿保穩提質,我們建立了工作組密切對接企業和班列公司,實時掌握班列的開行計劃和貨物運抵時間。我們積極響應企業的需求,設置了綠色報關通道,并安排專人負責加班完成貨物查驗,確保此次專列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所有的清關手續。”成都海關所屬青白江海關監管一科科長陶建松說。
“南沙港-成都-莫斯科的線路,增加了新的南向入海口,擴寬了南向通道,有利于進一步發揮中歐班列的運力優勢,穩定國際供應鏈和產業鏈,促進中俄貿易的發展。”成都國際鐵路班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偉琨表示,將力爭常態化開行“南沙港—成都-歐洲及東南亞”海鐵聯運班列,并繼續加強境外線路研判和探索,全力推進中歐班列多通道、多路徑發展,不斷擴大中歐班列的開行輻射范圍和品牌全球影響力,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