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如何讓鄉村有活力、有魅力、有潛力?成都這些村鎮路子廣
2023年05月31日 09:00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編輯:曹惠君

  七里詩鄉、音樂林盤、豬圈咖啡、農耕文化博物館……鄉鎮村落如何依托在地特色文化資源,走出了一條文化與旅游相融互動的鄉村文化振興模式?5月30日,在成都市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鎮建設工作觀摩交流會上,成都一些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鎮的做法讓人大開眼界。

  依托在地文化資源 

  走出文旅融合鄉村模式

  交流會當天,為發揮已獲評省級樣板村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推動全市鄉村文化建設,成都市委宣傳部、農業農村局、文廣旅局、市體育局等相關單位及各區(市)縣代表來到都江堰市石羊鎮、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進行了實地考察和參觀。

  據石羊鎮黨委副書記賈林介紹,近年來,石羊鎮聚焦鄉村生態旅游點位實施文化氛圍打造,完善旅游功能配套,提升石羊鎮全域鄉村生態旅游品質。依托當地詩歌文化,建成中國田園詩歌資料館、七里詩鄉詩歌主題綠道等文化生活景觀,打造了青城灣田園詩歌主題莊園,成為中國田園詩歌節永久主會場,已成功舉辦六屆中國·都江堰田園詩歌節。

  同樣在郫都區唐昌鎮的戰旗村,擁有著綠色生態文化、特色農業文化、鄉村旅游文化、古蜀農耕文化等豐富的文化底蘊,而其中紅色主題文化,更是戰旗村文化和鄉村振興建設極具特色的重要關鍵詞。據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黨委副書記李光菊介紹,近年來,戰旗村按照“紅色戰旗,綠色鄉村、幸福家園”總體定位,提升打造戰旗村景區核心區域的紅色文化景觀節點、振興廣場環境提升改造。比如新建的“戰旗 ·初心館”,打造成為以紅色教育為主的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的示范項目;結合農耕文化,建設了紅色研學教育基地“天府農耕文化博物館”等。

  “戰旗村不斷培育紅色文化開發感恩教育主題旅游,廣泛開展‘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主題教育活動,開發紅色旅游線路吸引了大批游客來戰旗重走感恩道路、開展主題教育。”李光菊表示。

  觀摩學習交流心得 

  共探鄉村振興的文化表達

  在大家通過聽取示范樣板村鎮的鄉村文化建設經驗后,現場的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各區(市)縣代表進行了提問、交流和討論。“文化建設讓鄉村振興更有活力、有魅力、有潛力了。”新都區代表表示,“新都區將來要在充分利用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加強新興產業形態、產業模式建設。”“青白江目前也有城廂鎮、大同街道兩個省市級樣板鎮,接下來,我們將嚴格按照樣板村鎮五條標準,依托本地深厚文化底蘊,抓住自身的文化特色進行建設。”青白江區代表發言稱“希望大家能做好公園城市鄉村表達,努力打造鄉村全面振興的現代化成都樣板,開創全域和美興盛的生動局面。”交流會最后,市委宣傳部文化傳承發展處負責人表示,成都市第三批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鎮建設工作已經啟動,希望各大村鎮能通過這種實地考察、交流學習的方式,高質量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鎮建設。

  據悉,近年來,成都市委宣傳部大力推進鄉村文化繁榮振興,高質量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鎮建設、鄉村文化振興魅力競演大賽等重點工作,并取得了積極成效。自鄉村文化振興“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 ,全市17個涉農區(市)縣共建成樣板村(社區)267個,樣板鎮(街道)67個。其中,市級樣板村(社區)72個,樣板鎮(街道)17個;總計18個村鎮被評為省級樣板村鎮。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余力 劉魯 實習記者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有码 | 亚洲电影小视频三 |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香蕉 | 亚洲有码第三页在线 | 拍精品AⅤ国产精品拍在线 中文字幕1级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