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開幕大會。 張浪 攝
中新網宜賓6月9日電 (單鵬 吳平華)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9日在四川宜賓開幕。大會期間,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與中國電池工業協會聯合授予四川宜賓“中國動力電池之都”稱號。
作為現代產業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動力電池產業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成為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力量。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邁入了全面市場化發展的新階段,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也成為全球經濟至關重要的增長極。

宜賓被授予“中國動力電池之都”。 張浪 攝
宜賓成為“中國動力電池之都”,是四川打造動力電池產業高地的縮影。數據顯示,目前四川省動力電池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六分之一。今年1月至4月,四川動力電池產量達25GWh(吉瓦時),同比增長33.3%,高于全國平均增長水平。預計到2025年,四川動力電池產能有望達到400GWh,全產業鏈產值超過5000億元。
開幕大會上,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長黃強在致辭時表示,四川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打造全球產業鏈最完整,綜合競爭力最強的世界級動力電池產業集群。
在發展動力電池方面,四川具備諸多優勢。從資源稟賦看,四川是第一綠電大省,擁有豐富的水、風、光資源。四川還是鋰礦儲量最豐富的省份,未來將支持重點企業與資源地深化合作,有序高效清潔開發鋰礦資源。從市場看,四川輻射周邊4億人口市場,成都機動車保有量占全國第二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動力電池綠色低碳出行展覽會”現場。 張浪 攝
當前,四川積極構建以宜賓為主導,成都、遂寧等地協同發展的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新格局,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宜賓緊扣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的先行區定位,聚焦動力電池等重點領域,不斷延鏈、補鏈、強鏈,加快科教資源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全面實施“電動宜賓”工程,打造換電重卡、儲能應用、公共交通等重點應用場景。
在“雙碳”戰略和能源革命背景下,宜賓主動重塑經濟結構,搶抓新能源賽道,借助良好的營商環境、優質的綠色水電資源和科技人才支撐,發展動力電池產業。隨著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入駐宜賓,動力電池產業在宜賓迅速聚集成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宜賓已累計建成動力電池產能150GWh,初步構建起從原材料、組件到新能源汽車整車,再到電池回收的“1+N”動力電池綠色閉環全產業鏈生態圈。
在本次大會“動力電池綠色低碳出行展覽會”上,一張“宜賓市動力電池產業項目布局圖”吸引不少觀眾駐足端詳和拍照。這張圖展示了宜賓動力電池產業的“家底”:目前宜賓動力電池已簽約92個項目,總投資2144.54億元,預期年產值5223.95億元。其中投產項目41個,預計年產值2117.08億元。在建項目29個,待建項目22個。這些項目正助力宜賓成為四川萬億級動力電池產業核心區和中國最重要的動力電池產業集聚區。
黃強表示,四川將充分發揮好綠電和鋰礦優勢,加快構建從原材料組件到整車,再到電池回收的動力電池全產業鏈生態圈。誠邀全球企業家和科學家們把更多產業項目投向四川,讓更多創新成果在四川轉化,共享共創合作發展的美好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