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12日電 (吳平華 單毅夫 ) “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是貫穿黨史學習教育的根本遵循。今年以來,宜賓市敘州區各級各部門從黨史學習中吸取精神養分,悟透急群眾所急之思想,辦好想群眾所想之難事,開創解群眾所困之新局。

急群眾所急
一場“30萬退稅”及時雨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這筆30多萬的退稅真是一場及時雨,解決了我們公司資金壓力的燃眉之急……”
近日,南岸某商場的辦稅人員郭某在敘州區稅務局南岸分局工作人員的輔導下,通過電子稅務局提交了32萬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退稅。
此前,稅管員李才根在日常管理中發現該公司有一大筆符合增量留抵退稅條件的稅款,立即向分局長樊鋼匯報。“增量留抵退稅是一項重要的減稅政策,可以有效盤活企業資金。納稅人自己沒有發現已達到退稅條件,我們就有義務提醒,而且必須馬上提醒。”樊鋼說。
了解情況后,樊鋼立刻聯系納稅人前來辦理,并安排李才根進行一對一政策輔導并完成退稅。
“如果不是你們的提醒,我們壓根沒發現還有這樣一大筆稅款可以退,感謝稅務局對我們的稅收政策輔導。”辦稅人員郭某代表公司連聲道謝。

想群眾所想
1300名環衛工有了自己的“家”
“現在巴適了,熱天可以遮陽,雨天可以躲雨,而且還有電熱爐可以熱飯,解決了吃冷飯或者開水泡飯的問題。”近日,敘州區南岸文化廣場環衛工人休息室正式投入使用,午餐時,環衛工人陳克秀端著熱氣騰騰的飯菜高興地說。
南岸文化廣場環衛工人休息室占地6.5平方米,配有飲水機、電熱鍋、桌椅、充電寶等生活用品,能滿足周邊環衛工人的基本休息需求。
據了解,敘州區城區目前共有1338名環衛工人,工作在城區498.8萬平方米的大街小巷。因為工作性質和工作環境,一直以來這些環衛工人都沒有固定的休息場所,基本上只能就地休息。
“以前沒有這個休息室,中午熱飯只能去借商家的電磁爐或者熱水,有時候遭人家白眼不說,還不方便。”陳克秀說。
為改變這一現狀,敘州區城管局在自有的環衛設施基礎上,新建了大地坡、春天里、鳳凰溪、新世紀百貨、南岸文化廣場等16座環衛工人休息室。
“休息室雖然地方小,但卻能夠讓環衛工感覺到城市管理的人性化關懷。”敘州區城管局負責人表示。
解群眾所困
“月波漫水橋”將成歷史
“以前汛期期間,洪水時不時的都要漫過下面這座老石橋,造成我們月波壩區4000余名群眾被困孤島、無法出行,因此原來的老橋也叫月波漫水橋。”月新社區的黨組織書記張峻菱指著建設中的月波橋介紹道。
月波壩區是岷江的河心洲壩,通向這里的唯一通道就是老舊的月波石橋。由于橋身低矮,為避免安全事故,年年汛期政府都要限制通行,這也成了當地群眾的一塊心病。
今年以來,泥溪鎮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將月波車行橋建設項目納入了“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組建工作專班加速項目推進。
“我們實行掛圖作戰,從基礎孔樁、橋墩澆筑和試壓檢測及橋面鋪筑開始實行倒排工期,確保項目在2021年主汛期前全面竣工。”泥溪鎮相關負責人談到。
據悉,月波車行橋建設項目全長200米,寬7.5米,總投入約1000萬元。新橋在原來的舊橋原址上修建,橋身比之前高出5米。“建成后,月波壩區群眾將徹底告別幾百年來洪水來襲被困孤島的現狀。同時,該橋也將為月波壩區發展蔬菜產業、實施鄉村振興,打造‘岷江蔬菜產業園區’奠定堅實基礎。”泥溪鎮相關負責人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