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江油:描繪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2021年05月21日 15:52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韓金雨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1日電 (王鳳麗)初夏的江油大地,處處洋溢著豐收的氣息。田野上,金色的麥穗隨風起舞,粒粒飽滿的油菜籽散發著陣陣清香,掛滿枝頭的土李子彌漫著青澀的果味,干凈整潔的農家小院傳出村民幸福的笑聲……這一幅和諧鄉村美景得益于江油高質量推進“三農”工作。

  近年來,江油堅持把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圍繞“3+6”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做大規模、做優品質、做響品牌,使“三農”工作呈現出農業增效、農村增景、農民增收的良好局面。

武都鎮馬鈴薯—水稻輪作區。
武都鎮馬鈴薯—水稻輪作區。

  農業產業化激發農業發展新活力

  農業產業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江油以“235”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思路,按照“南部精致農業、中部標準農業、北部生態農業”的發展格局,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培育產業發展新業態,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增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戰旗鎮白沙村按照“先調整、再吸納、后整合”的原則,以優質水稻產業為主體,對分散種植戶的土地進行連片整合,并全面整治撂荒土地,發展品牌好、效益高、后勁強的優質水稻。2021年,該村發展連片高品質水稻3000余畝。

  “今年估計僅水稻一項就能為我們村集體增收15萬元以上。”有機稻米加工現場,白沙村黨委書記陳光玉正帶領村民搬運、加工、包裝稻米。短短幾天時間里,客戶已經訂購了3萬元大米。同時,依托政府“以購代扶”的優厚政策,該村成功與3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了7萬余元的大米銷售合同。

江油附子基地。
江油附子基地。

  其實,類似白沙村這樣發展農業產業的鄉鎮還有很多。青蓮鎮融合發展文化旅游、蔬菜種植等,打造太白蔬菜產業園區和“太白香蔬”田園風光體驗園。武都鎮走出了一條馬鈴薯高產高效的產業發展之路。預計2021年馬鈴薯總產達5000多噸,產值500余萬元。

  依托全省唯一的生豬種業園區、川豬產業集群項目和50萬頭川藏黑豬全產業鏈項目,江油大力推動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著力發展“生豬+蔬菜”“生豬+水果”“以種定養、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農業,生豬產業集群將成為推動農村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農村田園化建設美麗鄉村新家園

  青山環繞,綠樹成蔭,景觀式的農家庭院里或種花草、或栽果樹……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三園”把新安鎮打造成院在畫中、人在景中的美麗鄉村。

  新安鎮在成功創建“中國農業公園”“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后,著力優化人居環境,把園區變景區,讓農村美起來、靚起來,為游人呈現“四季花海、果蔬飄香”的田園風光美景。

  美麗的背后,是江油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豐碩成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中,江油共實施省級新村集中供氣項目2處,新(改)建廁所6000余戶,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成功創建“美麗四川•宜居鄉村”達標行政村120個。行政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基本實現有效治理,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2%,通村通組硬化路率100%。

  良好的人居環境既給農民生活帶來健康、提升幸福感,又給農村帶來新氣象、新面貌。夕陽西下,村民李大爺陪著老伴悠閑散步,村里的環境讓他們感到格外舒心!艾F在路變闊了,空氣好了,晚飯后出來走走很開心。”

新安現代農業公園。
新安現代農業公園。

  新安農業公園“四季花海、果蔬飄香”的美景吸引來一批又一批游客,帶火了一批民宿,盤活了一批閑置資源,增加了村集體和村民收入。

  生活垃圾統一清運,鄉村環境美麗整潔,農村公廁干凈無臭……在江油廣大農村,持續推進的環境整治,造就出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美好景色,形成了村美人和的田園風光,讓人居環境在大自然的襯托下更具有特色和魅力。

  農民職業化積蓄鄉村振興力量源

  江油作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鄉村旅游示范縣、雜交水稻制種基地,迫切需要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成為江油的當務之急。

  近年來,江油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和農村“雙創之星”培育工程,積極培育農業職業人、現代農場主、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骨干和農業產業扶貧對象等“田秀才”“土專家”,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自2014年起,江油聘請國內知名專家擔任各產業的發展導師、授課講師和技術顧問,以理論講座、實踐操作、田間學校、觀摩交流等形式,培育了一批批“田秀才”“土專家”。附子班學員黃元秀創辦的中壩附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附子系列產品深受用戶喜愛,遠銷日本、韓國等地;葡萄班學員肖長禮的紫珠莊園“紫葡萄”成為拳頭產品,市場前景一片光明。

  經過培訓的高素質農民成為農業創業、農村致富帶頭人。如今,這些“田秀才”“土專家”也走上講臺,向村民分享種植技術與經驗。

  “感謝師傅的幫助,要不然,我今年的損失就太大了!痹诿鄯漯B殖“名師”魏錫陽的幫助下,“徒弟”唐天喜成功解決了歐幼病危害,挽回經濟損失12.3萬元。

  通過培訓,國程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春梅,建立起農旅融合休閑旅游觀光園,培養了400多名具有種植、養殖技術的新型農民,帶動了150多戶農戶致富,形成了“培育一個人才、辦起一個企業、興起一個產業、帶動一方致富”的鏈式效應。

  “現在的農民已經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形象了,他們有文化、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職業化農民已經成為大學生、復員軍人以及返鄉務工人員新的職業選擇了。”江油市探索“名師帶徒”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新模式已走過了近7年的歷程,談起培訓收獲,江油市農業農村局科教中心主任黃龍感慨道。

  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熱潮中,江油高質量推進“三農”工作的步伐更加堅定,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在江油廣袤的田野上,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色A在线免弗看五月丁香 | 亚洲一品道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性 | 曰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最大国产综合91 | 三级网站在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