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1日電 (記者 劉忠俊)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下稱:四川消防)21日在成都召開全省消防救援隊伍正規化建設現場會,與會代表先后參觀了成都天府新區消防救援大隊、金牛區消防救援大隊等基層正規化建設成果展示,聽取了成都、德陽、綿陽以及都江堰大隊等試點單位經驗介紹,明確了四川消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基層正規化建設的重點任務。

消防救援隊伍改制轉隸以來,四川消防圍繞作戰訓練、監督執法、黨組織生活、基礎性建設等7個方面,進行消防救援隊伍基層正規化建設,旨在打造“四個過硬基層”(即“聽黨話、跟黨走的過硬基層,法紀嚴、作風正的過硬基層,能打仗、打勝仗的過硬基層,服務好、形象優的過硬基層”)

在成都天府新區大隊,針對不同警情,做到定編成、定車庫、定車輛和定裝備,優化人員配置、明確職責任務、強化裝備配備,實現快速接警響應,并在1至8號車庫,配備撲救普通和高層火災的水罐車、云梯車,編配了滅火救援班、特勤班、通信保障班;9號車庫則針對水域救援,配備了沖鋒舟艇和水域救援器材。車庫后方,特別設置的戰斗服衣架可實現滅火和救援服自動旋轉切換,為消防員1分鐘出警節約了時間。
此外,成都消防救援支隊(下稱:成都消防)還針對不同城市災害類型,組成了消防救援“尖刀力量”,成體系打造了“飛豹”地震快反救援隊、“飛貓”高空繩索救援隊、“飛鯊”供水排澇救援隊、“飛龍”水域災害救援隊、“飛鷹”航空救援服務隊等專業救援隊伍,在推進消防救援力量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道路上探索出了成都經驗。

據了解,四川消防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布下消防救援“天網”,成都消防依托“智慧城市”,將城市鷹眼、交通流量、景區客流、電網運行等12項數據信息同步匯入指揮中心,實現精準化調度,能夠快速指揮救援力量到達災害現場。針對消防救援現場“看不全、聽不清、統不準”等痛點,綿陽消防救援支隊(下稱:綿陽消防)自主研發,將車載智能終端、單兵物聯設備、消防員超級手環、現場融合通信設備與后臺管理系統對接,實現現場視頻全維度可視、作戰要素全方位采集、關鍵節點全流程記錄、海量數據全要素分析,開創了消防指揮智能化、數字化、規范化指揮的新模式,大力提升了消防救援隊伍在實戰中的戰斗力。

成都消防金牛大隊作為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唯一因執法為民工作突出而榮立一等功單位,在多元共治、除患提檔、規范執法、品質服務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踐。
為彌補基層執法力量不足的問題,金牛大隊培育了一支以消防員為主體的執法“先遣隊”,建立“協助檢查、獨立檢查、巡查檢查、功能檢查”四種工作模式。同時依托消防員、消防文員、專職隊員“三支隊伍”構建防消聯勤新模式,利用防消聯勤移動APP等開展防火巡查工作,精準銜接“防消鏈條”。為了第一時間解決群眾訴求,該大隊設置由工作人員值守的便民服務咨詢臺和網上查詢平臺,通過評價系統對工作服務進行現場評價,評價器會將評價結果存入系統后臺,計入工作人員的工作考核。配備飲水機、充電寶免費WIFI等便民設施,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務化”消防業務辦理。

德陽消防救援支隊,其自主研發的“兩室一站一中心”系統將充氣室、檢測維修室、水壓檢測站有機組合為個人防護裝備維護保養中心,規范了“空呼”充裝維護13項流程、個人防護裝備洗滌維護14套工序。消防員將個人防護裝備入庫運維后,系統通過智能手環推送維護進程信息,實現養護數據可視化、養護信息實時提醒推送、養護結果推送,并發出裝備使用建議,實現流程標準化、維護專業化、工藝精細化、服務人性化,提高了服務保障戰斗力的貢獻率。

作為和平時期的“戰斗隊”,四川消防在試點隊站引入消防指戰員全職業周期訓練健康管理系統,為消防員精準“畫像”,并開出貼合個體特點的運動訓練“處方”。同時,結合消防職業特點和技戰術運用實際,編制出與國家體育運動隊訓練體系接軌的訓練操法,延長消防員職業巔峰期,全方位提升消防訓練職業化、專業化水平。

記者注意到,參觀過程中除規范化外,人性化也成不斷被提起的高頻詞。四川消防救援隊伍堅持剛性管理與柔性關懷相結合、統一規范和個性訴求相兼顧,讓正規化建設始終帶著熱度、充滿溫度,從而開啟了“明廚亮灶”工程,依據系統自動提取個人體檢報告的關鍵信息,通過手環向個人推送健康膳食提醒。天府新區消防大隊,誤餐室配備了微波爐、烤箱、電冰箱等,冰箱里隨時有充足的餃子、湯圓、雞蛋、掛面等易于儲存且便于烹飪的食物,有效解決了消防員因出警誤餐只能靠“一碗泡面”填飽肚子的現實問題。
四川消防表示,當前消防救援隊伍仍處于改革轉制重要階段,將加快推進“一主兩輔”基層應急力量體系建設,確保正規化建設與隊伍發展、任務需要深度融合、同頻共振,推動消防救援事業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