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5日電 (吳平華 朱國強)安岳縣近年來緊扣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重點任務,貼近青少年需求,用好“三大陣地”、奏好“三部曲”、抓好“三方聯動”,多形式開展教育,在廣大青少年中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引導他們聽黨話、跟黨走。
用好“三大陣地”

“我們不僅可以在思政課上學習黨史,每周還有一節班隊課專門用于開展觀看黨史視頻、聽紅色故事、唱經典紅歌等活動,讓我們能更深刻地感受到黨史中的紅色精神,更好地繼承紅色基因。”安岳縣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王鈺雯通過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堅定了她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的信心與決心。
充分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各學校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加強青少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內容,全面融入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語文、音樂等課程課堂教學中,4300余名相關學科教師向學生講黨史故事。同時組織“紅心向黨潛心育人”中學思政課優質課競賽活動,還將黨史學習納入2021年道德與法制學科中考復習研討。
推廣“線上”主題教育新陣地。積極推動青少年學生登錄“青年大學習·一起學黨史”等網絡學習平臺,參加網上主題團課、主題隊會等。截至目前,開展“黨史我來講紅色照我心”等線上主題隊課活動,參與學生12萬余人次;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紅領巾愛學習”“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隊課、團課學習,參學人數達4萬人次以上。
打造“線下”紅色研學輔陣地。建設黨史學習教育文化陣地,制作黨史學習宣傳專欄100個,設計黨史學習板報、墻報等500余塊,建立校園黨建紅色文化墻40處、班級黨史圖書角500余處,以豐富的“營養劑”滋養青少年學生學史增信,引導青少年學生熱愛偉大祖國;開展主題研學游學活動,清明前夕組織學生前往文家寨、烈士墓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緬懷時代、致敬偉人”主題研學游學活動,參與師生10萬余人;堅持黨史學習教育與勞動教育相結合,左家坪九年制學校組織初中學生收割油菜,通過自己的勞動,感受農民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
奏好“三部曲”

“你畫太陽我畫國旗,祖國祖國我們愛你……”5月17日,在安岳縣幼兒園內,一句句充滿純真與希望的歌曲回蕩在校園內,這是安岳縣幼兒園開展升旗儀式唱響紅歌活動時的場景。
唱好紅色歌曲。為進一步激發青少年及幼兒學生們的愛黨愛國熱情,將紅歌代代相傳,安岳縣各所學校利用升旗儀式開展“萬名師生唱紅歌”“課前一支歌”等活動,師生齊唱《童心向黨》《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贊贊新時代》等經典曲目,頌革命史詩、贊美好新時代。利用學習強國“百年征程”專欄,組織全縣師生開展“紅色歌曲大家創”童謠、歌曲創編征集活動。
觀好紅色電影。為充分發揮優秀紅色影視作品的育人功能,安岳縣開展紅色電影進校園活動,放映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影片和動畫片。自3月18日起,陸續組織全縣12萬名中小學生集中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及本地黨史紀錄片《星火耀普州》《傳揚》,以特殊方式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引領廣大青少年追尋紅色足跡,接續紅色基因。
講好紅色故事。開展“紅色故事大家講”活動,堅持國旗下講歷史,國旗下講話做到周周有主題,月月有篇章;邀請50余名“五老”和30余名家長到校為青少年講黨史故事,組織“五老”報告團10次深入學校開展黨史宣講;開展“百年光輝歷程·全面建成小康”演講、講故事比賽,近14萬學生參加。
抓好“三方聯動”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成長道路上至關重要的一環,為進一步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習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培養家國情懷,安岳縣創新開展“親子齊行動,紅心齊向黨”活動,通過學校與家庭聯動,倡導家長和孩子一起觀看《百團大戰》《建黨偉業》《懸崖之上》等具有教育意義的影視作品,一起演講《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義勇軍進行曲》等經典歌曲,講述《小兵張嘎》《遵義會議》等故事,引導廣大家庭和孩子們學黨史、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
“孩子們,你們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后為建設新中國做出自己的貢獻。”這是家住李家鎮解放街的鐵道英雄老兵楊秀春給看望他的少先隊員們的囑咐。在安岳縣李家小學黨支部、少先隊大隊部的帶領下,少先隊員代表們走進社區開展了“紅領巾感黨恩敬英雄老兵”志愿者服務活動。
通過開展學校和社會的聯動,讓青少年走出教室走進社區,開展黨史現場學習,傾聽社區老黨員、退役軍人等為孩子們講述黨旗的來歷和含意、革命故事,通過榜樣的力量,英雄的事跡,激勵孩子們不斷勤奮學習,在孩子們心中播撒下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紅色種子,為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創造條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