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0日電 (郭安平)近年來,蓬安緊緊圍繞“資源轉化”這一命題,打通文化與旅游疊加的邊界,依靠文化來提升旅游的品質,依靠旅游打響文化的名氣。
繪好規劃藍圖 構筑文旅融合“四梁八柱”
6月2日,第三批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名單公布,蓬安名列其中。“目前相當于拿到了入場券,能否沖進天府旅游名縣行列,還需‘臨門一腳’。”蓬安縣文廣旅局局長卿小棟說。
蓬安,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旅游資源。有嘉陵江河段,有享譽全國的百牛渡江生態奇觀,有大深南海國家水利風景區、白云山國家森林公園、相如湖國家濕地公園三個國字招牌。蓬安擁有司馬相如這個獨一無二的超級文化IP,相如故城、周子古鎮、運山古寨等歷史建筑群風貌猶存。此外,“南充半小時經濟圈”和“成渝一小時經濟圈”為八方游客來蓬安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

豐富的生態資源讓蓬安旅游有了更多的可塑性和選擇性。然而蓬安這個生態環境的“優等生”同樣也有著“成長的煩惱”。發展和保護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旅游亦如此,在選擇的交叉點,蓬安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首位。蓬安縣委書記崔竹君表示:“蓬安生態地位在全市乃至嘉陵江流域的重要性、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決定了蓬安文化旅游發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圍繞區位特點和資源特色做文章,走生態保護優先的綠色崛起之路,進而推動全域旅游發展。”
為此,蓬安科學合理編制《文旅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蓬安縣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蓬安縣創建天府旅游名縣工作方案》等各類專項規劃,構筑了文旅融合發展的“四梁八柱”。
主抓重大項目 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6月8日,鳥瞰位于錦屏文旅融合發展區的體育中心,一條由南至北的空中長廊在森林中穿行,白天猶如一條靈動的飄帶,夜幕下又宛如璀璨星河……通過立體交通的方式,將山頂景點有機串聯。
時間回到去年6月30日當天,蓬安對外開放暨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現場拉練在當時還是一片空地的蓬安體育中心舉行。當天集中開工項目共31個,總投資176億元。而蓬安縣體育中心(含體育公園)建設工程項目是此次集中開工中投資最大的項目。蓬安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石昆侖表示,體育公園項目是蓬安以相如故城保護開發工程建設為核心,用1平方公里輻射帶動周邊10平方公里的案例之一。蓬安還統籌推進體育中心地標建筑、景區主干道、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嘉陵江最美跑道、5D光影秀《鳳求凰》等旅游項目。

“項目建設是推動文旅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抓手。”蓬安縣委副書記、縣長唐方春認為,蓬安要打造旅游強縣,提升城市形象,就要依靠一個又一個大項目。
八條旅游環線 讓蓬安文旅資源串珠成線
有人說蓬安文旅發展的現狀是“遍地珠寶,但缺銀線;滿天星斗,唯缺明月”。
連點成片、串珠成鏈、融合發展,是蓬安文旅產業發展亟待跨出的一步。為此,蓬安以“三城建設”為統攬,著力推進“一帶兩區”布局和規劃,加快建設4條縣內旅游環線與4條縣外旅游環線,形成蓬安文旅資源串珠成線的聚合力。

縣內4條旅游環線,一是推進百牛渡江鄉村旅游外環線建設,著力打造百牛贊歌廣場、牧情花谷、雙塔映月等景點節點。二是推進嘉陵江蓬安城區段旅游內環線建設,將百牛渡江景區、蓬安嘉陵江三橋、漫灘濕地、蓬安嘉陵江一橋和沿江公路串聯起來。三是推進嘉陵江水上觀光旅游線建設,串聯百牛渡江、相如故城和周子古鎮三大龍頭景區。四是推進縣城至白云山—大深南海“南海環道”建設,規劃建設縣城至白云山—大深南海旅游道路。另外4條縣外旅游環線分別是,融入全省蜀道—嘉陵江旅游線、成渝西旅游環線、廣安—蓬安—儀隴紅色旅游線和南充歷史名城·三國文化旅游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