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4日電 (楊勇 胡宇)6月13日,綿陽平武縣豆叩羌族鄉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以“學黨史悟思想唱響民族團結進步主旋律”為主題的瓦爾俄足節在該鄉禪茶小鎮舉行。當地羌族同胞身著鮮艷的民族服飾,載歌載舞,與來自各地的游客齊聚一堂,歡度佳節。

夏日的平武豆叩羌族鄉,青山蒼翠,流水潺潺,各地游客來到這里,領略瓦爾俄足魅力,感受茶鄉豆叩濃郁羌情。活動現場,敲羊皮鼓、吹羌笛、唱羌歌、跳羌舞、薩朗篝火晚會……一臺精彩的羌民俗文藝表演精彩上演,全面展現羌族獨特的生活習俗、民族服飾、音樂舞蹈。

活動中,傳統的瓦爾俄足融入了學黨史、時尚歌舞元素,不僅讓游客能夠親身體驗羌族歌舞的絢麗多姿,還能感受到祖國強大、國泰民安,人民生活欣欣向榮,平武羌鄉一派祥和的美好景象。
據介紹,羌族瓦爾俄足節在漢語里俗稱“歌仙節”或“領歌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羌民族在長期游牧、農耕文化的發展中,逐步形成了有獨特民俗內涵的“瓦爾俄足”。
據了解,平武縣豆叩羌族鄉是藏羌彝走廊的核心區,這里自古就是氐羌少數民族聚居區,至今完整保留著獨特的民族風情和生活習慣。
“我們希望以傳統節慶活動為載體,全方位展現豆叩羌族鄉的民俗風情和人文風光,為游客呈現風情濃郁、風味獨特的羌文化盛宴。”豆叩羌族鄉人民政府鄉長何洋說,近年來,豆叩羌族鄉深入挖掘羌風民俗,大力發展茶葉、果梅、楠竹、中藥材,以采茶制茶體驗為主題滿足人們回歸自然、心靈體驗的需求,打造鄉村旅游精品,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
據悉,作為首批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之一的平武縣,近年來一直致力于羌文化的弘揚與發展,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總方針,及時搶救保護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尊重保護區群眾的主體意識和民族傳統,不斷探索整體性保護和活態化傳承的新路徑,有效保護和傳承了區域內具有重要價值和鮮明特色的羌族文化生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