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6日電 (記者 安源)《紅原縣文史叢書(第二輯)》出版發行儀式于16日在成都舉行。會上,紅原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羅雨松介紹了紅原文史叢書編纂出版情況,四川省民族出版社社長、總編輯阿旺澤仁扎西介紹了《紅原文史叢書(第二輯)》發行工作情況,阿壩州人民政府一級巡視員葛寧致辭,原阿壩州委書記阿登等多位領導進行了現場贈書。

據了解,《紅原縣文史叢書(第二輯)》以高原民族傳統文化為背景,通過實地調查的方式,搜集整理了紅原的歷史文化遺跡、宗教圣地、山川河流等自然、人文地理情況,對研究紅原豐富多彩的山水、民間文化及民間信仰,保護高原生態環境和傳承民族生態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和長遠的歷史意義。
紅原縣歷來高度重視文化事業、關心愛護文史工作者,積極營造有利于文史工作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紅原縣上下形成了文史工作人才濟濟、文史工作碩果累累的良好局面。

紅原是阿壩州唯一的純牧業縣,藏族占87.6%,藏文化博大精深,其獨特的音樂舞蹈文化、服飾文化、餐飲文化、山水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但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發展,民歌、諺語、謎語、頌詞、山水、環境等文化傳說、趣聞軼事,正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逐漸遺失。
為了保護這些歷史沉淀下來的寶貴財富,從2012年起,紅原縣便成立了文史普查和搶救工作組,通過9年的田野調查和口述史料征集,成功打撈出一大批史珍貴料,并精心編纂印制了一批文史書籍,目的是把今天尚存和人們尚記得的紅原歷史文化記載下來,傳承后人,更好發揮其存史、資政、團結、育人功能。
自紅原縣文史普查和搶救工作啟動后,工作組搶抓時間、走村入戶、爬山涉水,全面推進田野調查,掌握和收集了第一手史料。為保證編纂模式、標準、質量等相對統一,工作組多次與阿壩州若爾蓋縣、壤塘縣等市縣進行溝通交流,虛心請教縣內、縣外專家學者,多次赴西藏、青海、甘肅等涉藏地區相關市縣開展調研,通過述、記、傳、圖、錄等體裁對文史資料進行了記錄,初始收集文字近千萬字,錄音記錄幾百小時,拍攝照片近千張,終成《紅原民歌詩集》《紅原縣諺語集》《紅原縣謎語集》《紅原縣頌詞集》《紅原縣傳統美食》《紅原縣寺廟文化》《紅原縣青藏高原環境與山水文化》等共計25冊于今日面向全國發行。
紅原縣的文史叢書編纂工作始于2012年,期間得到了紅原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該縣撥付專項經費啟動文史叢書編纂工作,于2012-2016年編纂出版包含《紅原民歌詩集》《紅原縣諺語集》《紅原縣謎語集》《紅原縣頌詞集》《紅原縣傳統美食》等十部書籍的《紅原縣文史叢書(第一輯),現在又出版了包含十座《寺廟文化》和《青藏高原環境與山水文化(紅原篇)》的《紅原縣文史叢書(第二輯),構成了歷史文化絢麗多彩的地方文史書庫。
《紅原縣文史叢書(第二輯)》出版發行儀式后,還召開了第一屆紅原縣文史研討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