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9日電 (記者 賀劭清)西南交大近日舉行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順利完成學業的7000余名2021屆本科生,除了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還有一份特殊的第二課堂成績單。
記者在畢業生羅洪同學的成績單上看到,她從大一到大四所修的全部第二課堂課程一共有98個學時,按照課程類型的不同分為七個模塊:思想政治與道德素養類、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類、學術科技與創新創業類、藝術體驗與審美修養類、文化溝通與交往能力類、社會工作與領導能力類、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類。
羅洪在大學期間,曾任青年志愿者協會干事、聯合會部長、協會會長、青年傳媒融媒體中心理事長等職,因此,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類在成績單上占了很大比重。
羅洪表示,“可以說,第二課堂改變了我的職業選擇,我愿意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基礎教育和共青團建設貢獻一份力量”。她從大一開始就參與到學校開設的各種第二課堂活動,逐漸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潛力,引導并促使她集中將課外時間投入到志愿服務中。完成本科學業的羅洪,已加入研究生支教團,將赴馬爾康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
根據學校第二課堂建設實施辦法規定,西南交大2017級及以后所有本科生,必須完成“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課程,即第二課堂64個學時(原則上每1個小時計1個學時),才能準予畢業。其中,前六個模塊必修環節為48個學時,每個模塊分別規定了最低學時。同時實施學時預警,引導學生合理參加第二課堂項目。

“大一入學前收到第二課堂的生動形象的宣傳小冊子,就對第二課堂產生了強烈的興趣。開學后,聽了第二課堂運營中心的宣講,參加了許多新奇有趣的第二課堂活動,真的受益匪淺。第二課堂還有小程序可以快速選課簽到,真的非常方便。”西南交大大二學生吳夢涵說。她還表示,在參與第二課堂的過程中,收獲了新知識、認識了新朋友、開拓了視野。
據了解,與傳統的課堂授課方式不同,第二課堂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實現項目在線發布、學生在線選擇、評價在線反饋、學時在線記錄、成績單在線打印等功能,系統自動記錄學生基本信息、參與第二課堂信息、成績信息等,逐步形成學生成長數據池,最終在學生畢業時形成一張“第二課堂成績單”。
從第一課堂的相對封閉,到第二課堂的多元化、多場所、多板塊,第二課堂正在不斷地和第一課堂相互融合、相輔相成。據了解,為提高第二課堂項目建設質量,自2018年起,西南交大本科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中,每年劃撥專項支持經費用于第二課堂的理論研究。同時,還將項目的建設、督導以及質量評估等工作,納入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委員會和教學質量保障工作委員會統一管理。
隨著第二課堂制度的推進,越來越多的第二課堂活動相應開展,同學們積極踴躍地參與到活動中,一些受學生歡迎、質量優良的課程脫穎而出,西南交大也相應成立了精品項目庫,目前已建有118個校級精品項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