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22日電 (昝琪 李霞)“村上已經答應協調解決我兒子修入戶路應得的3萬多塊錢,這幾年壓在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叫我咋個感謝你們才好喲!”6月21日,廣元市利州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任小強剛走到寶輪鎮村民尚德平(化名)家門口,尚德平便一把握住他的手開心地說。

尚德平所反映事情的順利解決,得益于利州區紀委監委正在開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紀委請你來點題”活動。
此前,尚德平反映寶輪鎮宋家村(現合并到天瞾村)原書記尚玉春(化名)選人用人不明、違規在村民住所附近強修豬圈等問題,區紀委監委已開展多輪核查和復核,追究了相關人員的責任,并向信訪人尚德平進行了反饋,但他仍繼續上訪。
該查的都查了,該追責的也都追責了,群眾還揪著不放,是不是還有什么“心結”沒有打開?
“信‘結’了,事未‘了’,我們的工作就不能停。”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任小強作為尚德平信訪件的“包案”領導,第一時間對整個信訪情況進行了全面了解,并主動組織鎮、村干部一起來到尚德平家中,與之面對面談心,讓其敞開心扉說訴求。
“2017年,我兒子承擔了村上硬化入戶路的部分工程,先是由我們自己墊付,后來由于政策調整等原因,這個項目沒有批復下來,后來墊付的工程款也就一直沒有兌付給我們。”通過面對面談心,尚德平終于說出了掩埋心里的真實訴求,原來因為這筆一直未結的工程款,他才到處上訪。
“既然找到了原因,那么該如何解決這件事情?是我們這次下訪的主要目的。”任小強說。
“村上的資金一直很緊張,哪筆錢用在哪兒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實在是沒有多余的錢來支付,所以一拖就這么久,實在是不得已。”
“那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解決嗎?我想這個入戶路也是造福村民的事情,可不可以申請為公益項目,用其他資金來支付?”
現場,大家與尚德平拉家常、找癥結,查準、查清、查透所反映問題。最終,經過反復溝通和商量,村上決定申請一筆公益項目資金,用于結清錢款,并定于今年8月份予以支付。尚德平對此結果表示滿意,方才在息訴罷訪書上簽了字。
“查準、查清、查透所反映問題,處理意見合情、合理、合法,信訪反饋答復解心結……每個環節都不出差錯,才能贏得群眾信任。”任小強表示,接下來,該區將繼續按照‘312’信訪工作法,對反映的問題快受理、快分流、快回復,及時回應群眾關切,不斷提高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連日來,廣元市利州區紀委監委把化解一批信訪積案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實踐課題,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為監督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著力點,明確專人牽頭、專班負責,跟進開展監督檢查,以“紀律壓陣”確保工作落實到位。對疑難復雜信訪件“起底”大清理,采取提級辦理、領導包案和干部認領、督查督辦方式,定人員、定時間、定措施、定責任,帶著問題沉下去搞調查、做工作,統籌一體推動解決群眾反映的合理訴求,在群眾家門口化解基層信訪難題。截至目前,該區已開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紀委請你來點題”活動共收到群眾反映15件,9件已調查完畢。共開展流動接訪3次,收集群眾訴求問題21個,現場解決問題8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