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20日電 “2021年中國·汶川大禹華誕”系列活動近日在天府旅游名縣汶川舉行。本次活動是汶川推進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發展的一次新嘗試,是汶川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推進汶理茂一體化進程的一次新實踐。

作為大禹故里,每年都在大禹生辰當日舉行華誕儀式活動。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歷史悠久,文脈悠長,每年農歷六月初六舉辦大禹華誕系列活動,旨在弘揚大禹“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為邦本、科學創新”的家國情懷精神。
汶川,素有“大禹故里·熊貓家園·康養汶川”之美譽,天府旅游名縣的文化旅游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據了解,本次“大禹華誕”系列活動的內容包括:全域民族新鍋莊比賽、治水文化及水生態文明展示、大禹華誕儀式、華誕食禮、動態展示綿虒豆腐宴、大禹文化學術交流活動、大禹故里文化體驗游,以及大禹文化線上話題互動等。
在大禹文化學術交流活動中,來自省、州、縣相關領導及省內外大禹研究專家學者,浙江紹興市、長興縣代表、鑒湖研究會等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如何為阿壩州大禹文化產業賦能”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正式發布了《阿壩州禹跡圖》;同時成立了大禹故里聯盟,串聯起阿壩州汶川縣、茂縣、理縣等多地禹跡及以禹跡為載體的多彩文旅資源;展示了大禹故里聯盟縣精品文旅主題路線,將大禹文化融合到聯盟各縣旅游發展中,推動阿壩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發展新進程。

7月23日—25日,大禹故里文化體驗游活動還將在汶川縣綿虒鎮持續開展,此次體驗游活動集傳統文化展示、民俗項目互動、地方美食體驗于一體,將大禹文化以新奇有趣的方式展現,形成汶川特有的文化傳承民俗節日,為綿虒美食娛樂小鎮產業發展賦能。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化為旅游產業賦能,這是天府旅游名縣汶川推進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發展的結果。
汶川在全國率先提出了“全域景區”發展理念,堅持“+旅游”融合發展之路,實施“文化+旅游”“農業+旅游”“體育+旅游”“交通+旅游”“城鎮+旅游”發展戰略,著力讓汶川旅游在全國旅游大格局中發出“三束光”,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標注的家國情懷之光,熊貓家園標注的生態文明之光,大禹故里和古羌文化標注的歷史文化之光。

近年來,汶川縣堅持“南林北果·綠色工業+全域旅游(康養)”總體思路,注重政策引領,遵循分步實施、循序漸進的發展規律,謀劃康養旅游經濟。截至目前,汶川成功創建國家5A級特別旅游區、國家4A級大禹文化旅游區和國家級水利風景區,被授予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縣、首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稱號,汶川縣水磨鎮榮獲全球災后重建最佳范例。
汶川!這個總人口10萬余人的小縣城,創造了以全域旅游帶動產業結構調整、群眾脫貧致富、經濟轉型發展的新路徑。2020年,汶川實現旅游總收入51.09億元,增長77.83%;游客接待675.2萬人次,增長7.55%。(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