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20日電 (起鈺婷)“鹽源將研究制定出臺鹽源花椒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開展‘鹽源花椒’全國經濟林產業區域特色品牌建設,推進‘鹽源花椒’區域公共品牌創建。力爭通過5年時間,把‘鹽源花椒’打造成鹽源縣的又一張靚麗名片。”20日,2021四川花卉(果類)生態旅游節暨鹽源縣首屆花椒節已圓滿落幕,鹽源縣委書記、縣長尹江濤在接受采訪時,對鹽源將如何進一步打造“鹽源花椒”名片作如是表示。

為全方位宣傳推介鹽源花椒,提高鹽源花椒品牌知名度,促進鹽源花椒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7月17日至19日,鹽源縣舉辦了2021四川花卉(果類)生態旅游節暨鹽源縣首屆花椒節。活動期間舉辦的“花椒樹王”“花椒采摘能手”“花椒種植致富帶頭人”評選頒獎、花椒產業發展研討會、農特產品展銷會、花椒采摘體驗等活動,推進了農文旅深度融合的積極探索,更是深化交流合作、提升鹽源形象的良好載體。
尹江濤表示,未來,鹽源將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定期舉辦花椒節、花椒產業論壇、花椒采摘體驗、花椒美食節等系列活動,積極參加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農博會、生態旅游博覽會、糖酒會等各類博覽會,廣泛開展鹽源花椒宣傳推介活動。

鹽源種植花椒歷史悠久,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因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鹽源花椒粒大肉豐、色澤鮮艷、香氣濃郁、麻味純正,“鹽源正路”“鹽源大紅袍”堪稱花椒中的珍品。近年來,鹽源縣大力推進花椒產業“一區一帶兩園”建設,花椒種植面積達82萬畝,年產鮮椒6萬噸,綜合產值20億元。
隨著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進程不斷推進,當地規劃建設面積8700畝的花椒產業示范園區1個;建成花椒產銷樞紐——兩省三縣花椒交易市場一個;引入花椒深加工龍頭企業;啟動“鹽源花椒”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工作和良種選育申報工作……“小花椒”孕育出大產業,如今,花椒已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法寶”。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尹江濤表示,鹽源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產業結構,引導群眾把傳統上只出產土豆、苦蕎的干旱坡地改造成花椒產業基地。種植區農戶人均栽種花椒面積9畝,椒農實現年人均種椒收入7000元以上。花椒產業的良好發展,確保了農民逐年增收。
據介紹,鹽源縣通過政策傾斜、項目傾斜、技術傾斜,不斷在延伸花椒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上下功夫,特別是使用鹽源花椒生產的“樹上鮮”牌系列花椒油產品,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第二。花椒儲存運輸、精深加工、生產服務等關聯產業提供的就業崗位超過5萬個。小花椒成為了群眾增收致富的“好寶貝”,實現了做活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
隨著當地花椒種植面積擴大、產量激增、效益凸顯,與花椒產業相關聯的專業合作社如雨后春筍,不少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做起了花椒“經紀人”,一大批大中專畢業生返鄉創業成為新型農民,農村人才連年流失的局面逐步扭轉。

當前,正是鹽源花椒成熟采摘的季節,行走在潤鹽大地,處處花椒飄香。農家房前屋后、田間路旁到處都是花椒的營地,隨處都可看見農民喜摘花椒的身影和繁忙穿行的運椒車輛,一幅椒農與生態經濟林和諧相處、相得益彰的山水田園畫卷正在大涼山徐徐展開。(完)